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微叙事”創新理論傳播

時間:2023-06-29作者:轉自龍頭新聞文章來源: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浏覽:178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對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提出了五項具體要求:理論受衆大衆化、理論推送主動化、理論傳送高效化、理論送達精準化和理論接受認同化。從當前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的話語體系和叙事體系考察,相較傳統大衆傳媒時代的“宏叙事”,新興的“微叙事”更能滿足新時代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要求。

文化傳播從宏叙事向微叙事模式轉型

随着人類社會進入移動互聯、數字溝通、高速傳播、時空不限的“微時代”,一種以微為美、平等多元的“微文化”逐漸形成。類似微博、微信、客戶端、公衆号、微小說、微電影、微視頻、微宣講、微黨課等新事物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叙事被稱為“微叙事”。

與傳統宏叙事的完整性、主題性、目的性、連貫性、統一性和在場性等特點相較,微叙事強調微觀性、主體性、具體性、多樣性、互動性和缺場性等,具有叙事主體多元化、叙事内容碎片化、叙事視角微觀化、叙事手段個性化、叙事媒介開放化、叙事互動親民化、叙事時空即時化、叙事情境随機化等特點。

可以說,當今社會的文化傳播或話語交流,正在從大衆傳媒時代“大而全”的宏叙事模式向主體性凸顯的“小而精”微叙事模式轉型,任何人或者任何群體都可以在新媒體中擁有話語權,述說他們想要表達的内容。微叙事作為适應新媒介表達方式的叙事方式,對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産生着重大影響。

微叙事有助于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傳播

當前,微叙事逐漸代替大衆傳媒時代的宏叙事,也必然成為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的有效途徑。

微叙事主體多元化有助于增加理論傳播的準确度。微叙事用一種彼此有“約”的方式拉近了話語閱讀群體之間的距離。這些微閱讀者在理論傳播過程中,互相傳播、互相學習、互相修正,提升了理論傳播的準确性。

微叙事内容碎片化有助于增強理論傳播的接受度。微叙事的碎片化叙述方式有積沙成塔的效果。一方面,微叙事通過小文本的叙事刷屏,累積疊加成一個較大的“嚴密性”叙事走向;另一方面,微叙事的“隐喻式”圖文傳達,通過“轉義”或“象征”等手法,将篇幅較長的理論句段借助虛拟空間實現“短頻快”的隐喻性閱讀,使創新理論在不知不覺中被接受。

微叙事視角微觀化有助于提升理論傳播的接受度。微叙事以小切口講述大道理,用“大白話”講清“大道理”,把“書面語”講成“知心話”,将“天下事”講成“身邊事”,用溫暖“鄉音”傳遞黨的“好聲音”,從而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衆。

微叙事手段個性化有助于增強理論傳播的貼合度。微叙事根據需要靈活使用文字、語音、視頻、音樂、圖片、動畫等,或可融合使用,增加了叙事的吸引力。面對不同地域的受衆,微叙事利用唱歌、打快闆、民族語言等手段,增加理論内容的趣味性,同時提升理論傳播的實用性。

微叙事媒介開放化有助于擴展理論傳播的覆蓋度。無處不在的微叙事可以充分整合融媒體的力量,借助VR、AR、AI等可視化技術,構建場景式傳播互動平台,将原本抽象的理論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使大衆在沉浸式體驗中增強對理論的認同。

微叙事互動親民化有助于提升理論傳播的參與度。微叙事改變了傳統的“我講你聽”比較封閉的線性表達方式,利用新媒體交互性強的優勢,使傳播者和大衆之間實現雙向交流,提高叙事的參與性、互動性。

微叙事時空即時化有助于提升理論傳播的真實度。無時不在的微叙事通過及時推送或現場推送等手段,既解決了人們因生活節奏變快帶來的“時間短缺”問題,也解決了空間阻隔帶給人們在理解理論時的“缺場”問題。

微叙事情境随機化有助于提升理論傳播的親和度。微叙事的實時性、簡約性與便捷性,使其具有巨大的親和力,尤其是“随時随地”被閱讀性。

以高質量的微叙事傳播黨的創新理論

從已有的實踐來看,運用微宣講、微視頻、微黨課、微信、微博、公衆号等微叙事手段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打造高質量的微叙事主體、微叙事内容和微叙事媒介。

打造高質量的微叙事主體。有一支高質量的叙事主體隊伍是提升講好中國故事能力的關鍵,在打造微叙事主體隊伍方面必須創新思路和舉措。首先,要組建三支隊伍:從正面宣傳引導角度出發建設一支專業化理論傳播隊伍;從理論傳播和糾偏角度出發建設一支防範監督隊伍;從提升微叙事效果角度出發建設一支數量巨大的微叙事創作和閱讀隊伍。其次,這些隊伍要具備以下條件:擁護黨的領導、掌握黨的創新理論、時刻在線參與、關注國内外時事、具備一定的微叙事專業能力。最後,從這些條件出發,需要抓住一些重點人群和重要環節做一些有組織的工作。比如充分發動和發揮青年群體,尤其是各類在校學生的主動性和主導作用,使其成為微叙事理論傳播的生力軍。

打造高質量的微叙事内容。堅持高深與通俗相統一、宏觀與微觀相統一、嚴肅與藝術相統一,打造高質量的微叙事内容。首先,微叙事内容的正确性是首要标準。要提高微叙事主體自身的政治素質和理論素養,用嚴謹的态度和求真的精神把關微叙事内容的準确性。其次,要加強微叙事内容的吸引性。要善于與日常生活、日常情感、當前流行或熱門的話題相結合,以人民群衆看得明、聽得懂、學得進、用得好的微叙事,促進“學習語境下的娛樂”與“娛樂語境下的學習”愈加融合。最後,要提升微叙事内容的傳播性。通過選取簡約化、靈活化的方式來安排叙事情節,采用“文字+圖片”“文字+視頻”“文字+表情”等形式的混合符号文本,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來完成理論叙事。

打造高質量的微叙事媒介。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必須打造好、主導好并應用好一批導向正确、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新型微叙事媒介。首先,要整合新媒體、自媒體和互聯網社交平台等全媒體,構建全時段、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的新媒介體系。其次,要合理用好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網絡信息領域颠覆性技術,構建即時性叙事傳播體系。再次,要利用算法推薦技術,根據叙事客體的不同特點,打造精準叙事樣态,實現叙事内容精準分發,主動推送,連鎖反饋。最後,要堅持黨的領導,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媒體技術推送高質量的微叙事,為人民群衆提供更多更好接地氣補元氣的精神食糧。


                             “龍頭新聞” 看“學思想·理論大家談” 

                             作者:李平(作者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友情鍊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