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從人民實踐創造中汲取前進動力

時間:2023-02-28作者:文章來源: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浏覽:1814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報告中人民一詞共被提及177次,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心系人民、情系人民的真摯情懷與中國共産黨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立場理念。在前進道路上始終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鮮明特征,是百年大黨始終前進勝利的制勝法寶,是衡量黨的偉大實踐的根本準繩。踏上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新趕考之路,唯有堅守依靠人民的初心本色,牢記為民造福的使命擔當,方能向人民交出新的曆史答卷。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回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立、完善、發展的曆史,就是創立人民性理論并将其付諸實踐的過程。

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資産階級壓迫無産階級的社會實際,闡明了人民在社會曆史發展的主體作用,指出推動人類曆史社會進步的是不斷創造曆史的、現實的人,指明社會前進的最終目的是建立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和諧社會,并以此形成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共産黨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貫穿人民解放的偉大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不斷中國化時代化。習近平總書記面對新時代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之問,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納入21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當中,既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民性的繼承,更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民性中國化時代化的創新飛躍。

緊緊依靠人民是制勝法寶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堅持依靠人民、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我們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

堅持緊緊依靠人民,是黨在百年奮鬥曆史中總結的寶貴經驗。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寫入黨章;在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指出黨和人民的關系是黨必須密切聯系群衆和依靠群衆,而不能脫離群衆,不能站在群衆之上,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各項工作的基本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将人民放在黨和國家工作的中心位置,堅持人民至上的中心思想,推進在人口衆多的大國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艱巨工作,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族夢想。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充分證明,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被曆史選擇、被人民選擇,歸根到底是黨始終堅持将人民放在心中并為之不斷奮鬥。

新時代奮鬥的實踐準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回顧黨在新時代十年來發生的曆史變革與取得的曆史成就,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黨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将人民至上貫穿事業前進始終。曆史充分表明,人民群衆是我們黨的根基、血脈和力量源泉,是我們始終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最為堅實的基礎。隻要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從人民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就能信心百倍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将為民造福作為最大的政績,聚焦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将增進人民福祉落到實處,提出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着力提高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省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龍江人民的生活得到了總體改善,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貢獻出龍江力量。

黨的成功實踐深刻表明,在前進道路上唯有将人民放在最高位置,黨的事業方能行穩緻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路走來,我們緊緊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的答卷。面向未來,我們仍然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曆史偉業。前進道路上,無論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人民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我們要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作者: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  譚琦)轉自《黑龍江日報》2023125


友情鍊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