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主要表現為“六個必須堅持”,其中第四條是“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問題導向既是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的内在要求,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客觀需要。新時代新征程上,一定要掌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以指導解決問題為根本任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能夠回應和解答時代問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的根本任務。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曆史,就是一部在解決中國問題過程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
曆史。
毛澤東同志指出:“隻有用馬克思主義觀點來研究實際問題、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才算實際的理論家”“空洞的理論是荒謬絕倫的理論。”由此,通過系統回答中國革命的社會曆史環境、經濟文化基礎,以及革命性質、基本動力、鬥争形式、發展道路、奮鬥目标和領導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創立了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同志指出:“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這裡的精、管用,主要是對解決問題來說的,不能停留在理論層面,否則就變成空談,要以能解決現實問題為标準。由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曆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
江澤民同志指出“堅持馬克思主義,關鍵是要結合實際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努力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确立以實際問題為中心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是我們黨一貫倡導的科學方法論。看我們是否真正堅持了馬克思主義,關鍵看是否能運用它來解決中國面臨的實際問題,推進黨的事業發展。”由此,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要繼續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推進理論創新。”由此,黨的十六大以後,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由此,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二、新時代十年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實現偉大變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年前,我們面對的形勢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取得顯著成效,為我們繼續前進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良好條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一系列長期積累及新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存在問題涉及到黨的建設、經濟結構、依法行政、意識形态、民生保障、環境保護、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香港和澳門落實“一國兩制”的體制機制等諸多方面。
面對這些影響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敢抉擇,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幹、風雨無阻向前行,義無反顧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黨的二十大報告通過十六個方面,總結了新時代十年的曆史性成就和曆史性變革,主要包括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科學完整的戰略部署、實現小康、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實行開放戰略、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确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指導地位、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國家安全建設、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準确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從解決問題角度來說,新時代十年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新時代十年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實現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具體表現為四個方面,即走過百年奮鬥曆程的中國共産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中國人民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鬥精神更加昂揚,必勝信念更加堅定;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這兩大奇迹的新篇章;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三、新征程堅持問題導向以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為遵循
黨的二十大報告總結了過去十年前進的基礎以及面臨的問題,強調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解決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但是并沒有站在曆史的功勞簿上停滞不前、沒有松勁歇腳,而是緊随其後在充分肯定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告誡全黨要清醒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并要求針對這些問題今後必須加大工作力度。從中可以看出一個完整的閉環系統,即由解決問題出發,到從取得的成就中發現問題和不足,再到回歸現實解決問題。新征程堅持問題導向,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為遵循。
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标導向相統一。2018年12 月18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 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标導向相統一”,确保了改革開放行穩緻遠。2020 年10 月29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标導向,堅持系統觀念,着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闆、強弱項,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又反複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标導向相統一,主要是指導我們堅持問題導向要堅持系統觀念,不能陷入具體問題羁絆而迷失方向,解決問題前要先有導向藍圖,真正做到解決具體問題和着眼長遠問題相統一、立足當前與着眼未來相統一。
堅持問題導向和積極主動作為相統一。2015 年1 月12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縣一級要做什麼事,能做什麼事,要不等待、不觀望,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堅持問題導向,積極主動作為。”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有問題意識、發現問題是一個層面,但是不能僅僅停留在問題表面,關鍵在于針對問題付諸行動,以積極主動作為化解問題、破解問題才是最終目的,不能面對問題興歎,更不能空談問題而不實踐。
堅持問題導向和保持戰略定力相統一。2019 年5 月29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時強調:“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問題導向,因利導、統籌謀劃、精準施策,在防範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問題上出實招硬招,推動改革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這說明在堅持問題導向、解決問題的征途上,并不會一帆風順,不确定和難以确定的因素随時可能發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今天我們所面臨問題的複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由此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戰略定力,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缪,時刻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總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必須把堅持問題導向,同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立自信、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有機結合起來,要堅持好、運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确保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如期高質量實現。
(作者: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 李世輝)轉自《奮鬥》2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