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校黨委副書記楊冶為所聯系學員班20192211班帶來了一堂主題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曆程重要節點概述”的思政課。
首先,楊冶副書記以《中國共産黨簡史》一書為理論來源,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的感悟,與同學們分享交流。楊冶書記指出《中國共産黨簡史》一書對中國共産黨一百年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做出了最新的、最權威的評價,充分體現習近平的黨史觀。此書史論結合,通俗易懂,是新時期黨史學習最新的權威參考書籍之一。
接着,楊書記詳細梳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曆程的重要節點,詳細分析了中國共産黨發展曆程上的重大曆史事件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重大意義。他系統闡述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進程。在中國共産黨初創到大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為:第一,民主革命必須由無産階級領導;第二,必須進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裝。在土地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為:第一,毛澤東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第二,中國共産黨開始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第三,中國特色的哲學思想武裝了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為:黨的七大确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标志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曆史飛躍。
楊冶副書記在總結中強調:第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夠把革命引向勝利一條根本的經驗就是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不斷推進馬克主義中國化,這個是共産黨的百年經驗。第二,中國革命的曆史表明,馬克思列甯主義不是教條,别國革命經驗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學會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這個結合是一個曆史的過程,不是一次能夠完成。第三,中國革命的曆史已經充分證明:曆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确的,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确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确的。第四條,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實際相結合是我們黨的重要經驗,深入系統的把握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程,最終是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革命的曆程,對于我們深刻領悟黨的光輝曆程,感悟思想的偉力,進一步激勵我們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領悟透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最後,楊書記總結指出,新時期學習黨的曆史就是要悟思想,在當代就是要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把青年學生培養成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時代新人。希望各位青年學子能夠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努力成長為時代新人,在建設社會主義強國過程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恰逢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的關鍵曆史節點,此次思政課,體現了學校黨委對人才培養工作、對思政教育工作、對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聆聽了楊書記的講座,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在回望曆史中,感受到了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鬥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再看今朝,更加深刻認識到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時代意義,體悟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内涵與深遠影響。同學們也感悟到,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同學感言:
聽了楊書記結合《中國共産黨簡史》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曆程重要節點概述,我更深入的感受到了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中國共産黨人的不懈努力。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楊書記對于南昌起義所提出的一個全新評價——開啟了中國革命的新紀元,是中國革命的重要裡程碑,這使我對南昌起義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入理解。在楊書記的講解中我明白了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别國革命也不是一成不變,因此在中國未來發展道路上需要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推動中國發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王心茹
楊書記從中國共産黨的初創開始,梳理新民主主義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節點,以《中國共産黨簡史》一書為載體,講述各個重大曆史事件的重要意義。邏輯清楚,脈絡清晰,為我們正确了解和學習該時期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基本思路。
————徐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