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

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規範

時間:2013-03-22作者: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浏覽:3675

 

1 引言

學位論文是表明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取得創造性結果或有了新的見解,并以此為内容撰寫而成的學術論文。研究生學位論文展示了研究生在科學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并全面反映了研究生對本學科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的掌握程度,是申請和授予相應學位的基本依據。學位論文撰寫是研究生培養過程的基本訓練之一,必須按照确定的規範認真執行。

本論文規範按照《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 7713-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 7714-87)以及《标準化工作導則标準編寫的基本規定》(GB/T1.1-1993制定。

本論文規範适用于我校博士、碩士研究生(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論文規範已經規定的内容除外)和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在我校申請博士、碩士學位的在職人員。博士和碩士學位論文除在字數、理論研究的深度及創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不同以及特殊說明外,對其撰寫規範的要求基本一緻。

         

2 基本要求

 

2.1撰寫依據

除論文的語言文字須符合漢語語法規範外,論文撰寫應符合國家及各專業部門制定的有關标準。在本規範的“附錄A 相關标準”中列出了一些常用标準。

 

2.2論文字數

    博士學位論文,理工類學科:6-8萬字,管理及人文學科:8-10萬字;

碩士學位論文,理工科:3-4萬字,管理及人文學科:4-5萬字。

 

2.3論文結構及各部分要求

    請參見“附錄F學位論文結構圖”

2.3.1前置部分

前置部分包括封面、扉頁、論文原創性聲明、摘要、目錄、插圖和附表清單。

論文題目要恰當、準确地反映本論文的研究内容。摘要應包括本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及其理論與實際意義。為了便于國際交流,扉頁、摘要、關鍵詞應有中英文兩種。插圖和附表清單不是必選項,隻在圖表較多時使用。

 

2.3.2論文主體部分

    論文主體部分一般包括緒論(引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緻謝、個人簡曆(個人簡曆僅對在職人員和在職研究生要求)。

主體部分是學位論文的核心,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學科、選題、研究方法、工作進程、結果表達等有很大差異,故不對主體部分中論文正文内容作統一規定。但要求明确指出本論文的創新點或實際應用之處。文中引用的他人研究成果部分單獨書寫,并注明出處,不得将其與本人提出的理論分析混淆在一起。論文主體部分要求邏輯清晰,層次分明,實事求是,簡練可讀。

建議包含以下内容:總體研究方案設計與選擇論證、實驗和觀測方案設計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數據處理及分析、理論分析。

 

2.3.3附錄部分(必要時)

    對需要收錄于學位論文中且又不适合書寫于正文中的附加數據、資料、詳細公式推導等有助于讀者理解學位論文的内容,可作為附錄。

 

2.3.4結尾部分(可以沒有)

結尾部分可以提供有關輸入數據和索引。

 

3.具體編寫格式

 

3.1封面

封面是學位論文的外表面,提供應有的信息,并起到保護作用。封面包含以下内容:

a.分類号  在左上角注明《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的類号和《國際十進分類法UDC》的類号。

b.密級和編号  若論文内容屬保密範圍,按國家規定的保密條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級,并注明為正本或副本。如系公開發行,不注密級。

c.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名稱應恰當、準确地反映本論文的研究内容。學位論文的中文題名不宜超過20字,并盡量不設副标題。題名應标注于封面偏上正中位置,并在其正上方注明“555士學位論文字樣”(“555”指所獲碩士或博士學科門類,如管理學碩或管理學博)。若作者為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學位還應在上述文字和論文題目之間注明“(在職人員)”字樣。

d.作者姓名。

e.導師姓名、專業技術職務  專業技術職務不可簡寫。

 

f.學科、專業名稱  按二級學科填寫,若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專業或該一級學科不設二級學科則按一級學科填寫。

g.學位授予單位  在封面下部居中寫明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3.2扉頁

   扉頁提供整個學位論文有關信息的詳細說明,扉頁包含封面中的各項内容,并且還包括以下内容:

a.申請學位級别  應寫明學科門類、學位級别

b.論文提交日期

c.論文答辯日期

d.作者所在單位  本校學生填所在院(系),同等學力申請學位人員

  或在職研究生填寫本人所在單位。

英文扉頁不注密級和編号,其他内容與相應中文内容一緻。

 

3.3摘要

摘要是學位論文内容的簡短陳述,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信息。摘要内容要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重點是結果和結論。除實在無變通辦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使用圖、表、化學結構式、特殊符号和術語,不标注引用文獻号。要求中、英文摘要内容要一緻。

 

3.4關鍵詞

    關鍵詞是供檢索用的主題詞條,應采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術詞條(參照相應的技術術語标準)。關鍵詞一般列3-5個,按詞條外延層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英文關鍵詞與中文關鍵詞要求相同。

 

3.5目錄

目錄應包括論文中全部章節的标題及頁碼,含:

章節題目(要求編到第3級标題,即5.5.5

參考文獻

攻讀´士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緻謝

個人簡曆(僅對在職人員和在職研究生要求有此要求)

附錄(可選項)

索引(可選項)

 

3.6插圖和附表清單(可選擇)

如果論文中圖表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單置于目錄之後。圖的清單應有序号、圖題和頁碼。表的清單應有序号、表題和頁碼。

 

3.7章節編排

論文主體部分分章節撰寫,每章另起一頁。除緒論(引言)外正文每一章後應有一節“本章小結”。緒論(引言)一般作為第一章,結論、參考文獻、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緻謝、個人簡曆、附錄、索引不編排章号。

各章标題要突出重點、簡明扼要。字數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點符号。标題中盡量不采用英文縮寫詞,對必須采用者,應用使用本行業通用縮寫詞。

章、條的編号參照國家标準GB1.1《标準化工作導則标準編寫的基本規定》第8章“标準條文的編排”的有關規定,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号,

11.11.1.1……的形式。層次一般不大于四級。

 

3.8緒論(引言)

    緒論(引言)簡要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範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空白、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和實驗設計、預期結果和意義等。

 

3.9正文

 

3.9.1編碼

正文中的圖、表、附注、參考文獻、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章依序連續編排序号或就全文統一依序編排。其标注形式為:圖2.1、表3.2;附注1);文獻[4];式(3-5)等。

 

3.9.2數字

    按國家語言學工作委員會等七單位1987年發布的《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定》,一般采用阿拉伯數字。

 

 

3.9.3公式

    正文中的公式應居中書寫。若公式前有文字,空兩格寫文字,公式居中寫。公式末尾不加标點。

公式序号按章編排,用阿拉伯數字,序号寫在右邊,并加圓括号,如第一章第一個公式号為“(1-1)”,附錄A中的第一個公式為(A1)等。

文中引用公式時,一般用“見式(1-1)”或“由公式(1-1)”。

較長公式必須轉行時,隻能在等号(=)或加(+)、減(-)、乘(5)、除(÷)等運算符号後斷開轉行,上下行盡可能在等号處對齊。

公式中符号的含義和計量單位應注釋在公式的下面。每條注釋應另行書寫,移行時,與其開始寫文字的位置對齊。

例:第二章第一個公式:

          ¦ =                   2-1

式中: ¦  -----   頻率,MHz

L  -----   電感量,H

C  -----   電容量,PF 

 

3.9.4插圖

插圖包括曲線圖、構造圖、示意圖、圖解、框圖、流程圖、記錄圖、布置圖、地圖、照片等。

第一圖應有簡短确切的題名,連同圖序置于圖下,圖名中不允許使用标點符号,圖名後不加标點符号。圖序與圖名之間空一格。博士學位論文還應在中文圖名下注明相應的英文圖名。

插圖應與正文的内容緊密配合,插圖和有關圖形符号符合制圖、圖形符等有關标準規定。插圖應具有“自明性”,即隻看圖、圖題和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必要時,應将圖上的符号、标記、代碼以及實驗條件等,用最簡練的文字,橫排于圖題下方,作為圖例說明。

插圖的縱橫坐标必須标注“量、标準規定符号、單位”。此三者隻有在不必要标明(如無量綱等)的情況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縮略詞必須與正文中的一緻。

表示函數關系的曲線圖,如有确定曲線的函數式,則應在有關條文中,或在圖的下方,或在圖中适當位置寫出。曲線圖内,不應有過多的空白,如果曲線不占其整個面積,應當将圖截短,隻保留有曲線的坐标部分。

若條件允許,插圖要用相應的計算機繪圖軟件繪制。

每一圖應有簡短确切的題名,連同圖号置于圖下。

 

3.9.5插表

表序與表名書寫于表的正上方,表序與表名之間空一格,表名不允許使用标點符号,表名後不加标點。博士學位論文還應在表名下注明相應的英文表名。

表格的上部和下部用粗實線閉合,左、右兩側不加豎線閉合。在表格橫向狹而長,排版時幅面寬度不夠時,可将表格分為兩段,用細雙線接排在一頁内。(見表3.1)。

 

                3.1  555555555555          mm

 

a

b

c

d

e

f

A

 

 

 

 

 

 

B

 

 

 

 

 

 

 

g

h

i

j

k

l

A

 

 

 

 

 

 

B

 

 

 

 

 

 

 

  3.2  55555555555

m/t

H/m

B

K

L

H1

H

輪壓

Mm

Pa

 

 

 

 

 

                    3.3  5555555555              mm

規格

A

B

H

L

m/Kg

基本尺寸

極限偏差

基本尺寸

極限偏差

100

100

-

4

 

    ±0.1

10

±0.3

8.5

200

150

20

6

50

±0.4

23.5

300

200

30

10

70

±0.5

75.6

400

-

40

15

100

±.06

120.7

 

表格中各欄參數的計量單位相同時,應将單位寫在表的右上角(見表3.1);如計量單位不同時,應将單位分别寫在各欄參數名稱的下方。若相鄰參數采用相同的單位時,可合并寫在它們共同的單位欄内(見表3.2);如表格中大多數的計量單位相同,可将該單位寫在右上角,将其餘的少數單位寫在有關欄内(見表3.3)。

當插表太寬,無法在該頁橫排時,可以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放置。

 

3.9.6文獻引用形式

引用文獻标示應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體。所引文獻編号用阿拉伯數字置于方括号“[]”中。當提及的參考文獻為文中直接說明時,文獻編号置于方括号中與正文排齊,字号大小與正文相同。

 

3.9.7科技術語和縮略詞

    科技術語和縮略詞應采用國家标準。标準中未規定的要按本學科或本專業的權威性機構或學術團體公布的規定執行。全文名詞術語必須統一。首次出現的特殊科技術語和縮略詞應在适當位置加以說明或注解。

 

3.9.8物理量名稱和符号

物理量名稱和符号應符合國标GB1434-78《物理量符号》、GB3100-82《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GB3101-82《有關量、單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則》、GB3102.1-1993GB3102.13-1993(名稱請見附錄A)的規定,論文中某一物理量的名稱符号應統一。

 

3.9.9物理量計量單位(打印)

    計量單位及符号必須采用1984227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執行。

 

3.9.10 外文字母的正、斜體用法

    按照GB31003102-1993(名稱請見附錄A)及GB7159-87 電氣技術中的文字符号設計通則的規定使用,即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變量符号用斜體,計量單位等符号均用正體。sinxcosx等三角函數應用正體。

 

3.10結論

結論是論文最終的、總體的結論,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複。

在結論中應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創造性成果或創新點理論(含新見解、新觀點),對其應用前景和社會、經濟價值等加以預測和評價,及其今後進一步進行研究工作的展望與設想。結論應該準确、完整、明确、精練。

 

3.11緻謝

    緻謝内容應該簡潔明了、實事求是。

 

3.12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書寫格式應符合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若同一文獻中有多處被引用,則要寫出相應引用頁碼,各起止頁碼間空一格,排列按引用順序,不按頁碼順序。常用參考文獻編寫項目和順序規定如下,(其中版次為第一版的要省略版次):

                 著作圖書文獻

序号   作者.書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翻譯圖書文獻

序号   作者.書名.譯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學術刊物文獻

序号   作者.文章名.學術刊物名.年,卷():引用部分起止頁

               學術會議文獻

序号   作者.文章名.編者名.會議名稱,會議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學位論文類參考文獻

序号    研究生名.學位論文題目.學校及學位論文級别.答辯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頁

    學術會議若出版論文集者,可在會議名稱後加上“論文集”字樣。未出版論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地”、“出版年”三項。會議地址與出版地相同者省略“出版地”。會議年份與出版年相同者省略“出版年”。

    産品說明書、各類标準、各種報紙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開發表的研究報告不宜作為參考文獻。

 

3.13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格式與參考文獻相同。取得的科研成果格式為:

a.獲獎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級别  日期  排名

b.獲專利名稱  專利号  專利所在國家和專利類别  日期  排名

注意:不論有無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本章不能省略。

3.14個人簡曆(僅對同等學力申請學位人員和在職研究生要求)

個人簡曆應包含取得各級學位的時間和地點、擔任各種職務的時間和任職單位、參加過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3.15附錄

    附錄是論文主體部分的補充項目,視論文需要決定是否使用。

對需要收錄于學位論文中,但又不便書寫于正文中的附加數據、資料、詳細公式推導等有特色的内容,可做為附錄。每一附錄均另頁起,論文的附錄依序用大寫正體ABC,……編序号,如:附錄A。附錄中的圖、表、式、參考文獻等另行編序号,與正文分開,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編碼,但在數碼前冠以附錄序碼,如:圖A1;表B2;式(B3);文獻[A5]等。

 

3.16索引

    為便于檢索文中内容,可編制索引置于論文之後,索引不是必需的項目。索引以論文中的專業詞語為檢索線索,指出其相關内容的所在頁碼。索引用中、英兩種文字分别書寫,中文在前。中文按各詞漢語拼音第一個字母排序,英文按該詞第一個英文字母排序。

 

4 打印要求

    研究生學位論文一律要求用計算機打印,并盡量用流行的排版軟件。論文尺寸為1855260mm,版心尺寸1405220mm,版心距左邊25mm,距右邊20mm,距上下邊各20mm,行間距為固定值22磅

 

4.1字體與字号

    各章題序及标題             2号黑體;

    各節的一級題序及标題       3号黑體;

    各節的二級題序及标題       4号黑體;

    各節的三級題序及标題       4号黑體;

    款、項                     均采用小4号黑體;

正文用小4号宋體。

摘要、結論、參考文獻、緻謝、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個人簡曆等部分按章處理,即标題小2号黑體,内容小4号宋體。目錄的标題采用小2号黑體,内容中章的标題用小4号黑體,其它為小4号宋體。

 

4.2頁碼

論文頁碼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頁碼由第1章的首頁開始,作為第1頁。論文前置部分(封面、扉頁、摘要、目錄、插圖和附表清單)不編排頁碼。頁碼位于整頁下部居中。封面、扉頁為右頁且為單面頁。摘要、目錄、插圖和附表表單、各章、結論、參考文獻、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緻謝、個人簡曆另起一頁。

 

4.3頁眉與頁腳

    論文不加頁腳。論文的封面、扉頁、不加頁眉,其它部分均加頁眉。頁眉采用宋體5号字居中放置,若論文為雙面印刷,則奇、偶頁頁眉内容不同。奇數頁為本頁内容所屬的章的題目,即“第n  5555”的形式,若本頁含的内容不編章号,則頁眉為本學位論文的題目;偶數頁為“哈爾濱工程大學5士學位論文”(5為“碩”或“博”)。若論文為單面印刷,則奇、偶頁内容相同一律為“哈爾濱工程大學5士學位論文”。頁眉下劃線要求為雙線,上細下粗。細線粗約0.5mm,粗線約0.8mm,粗線與細線間距約為0.3mm

 

4.4封面

    格式請參見附錄中的樣例。

 

4.5扉頁(内封)

格式請參見附錄中的樣例。

 

4.6摘要及關鍵詞

    摘要題頭應居中,然後隔行書寫摘要的文字部分。摘要文字之後隔一行寫關鍵詞,格式見樣例。

 

4.7印刷和裝訂

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原件要求與計算機程序清單、實驗原始記錄等與論文有關的材料裝訂在一起。

碩士學位論文的封面采用“綠絲棉”紙,博士學位論文封面均采用“萊妮紋”紙(克重:200gsm,顔色:銀灰色)。

書脊處應印刷論文題目及“哈爾濱工程大學5士學位論文”(5為“博”或“碩”)字樣,字體用适當字号的宋體字。
附錄A

相關标準

 

A.01 GB 1.1-1993   标準化工作導則。

A.02 GB 7156-1987  文獻保密等級代碼。

A.03 GB 7713-1987  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

A.04 GB 7714-1987  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A.05 GB 15834-1995 标點符号用法。

A.06 GB 3100-1993  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

A.07 GB 3101-1993  有關量、單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則。

A.08 GB 3102.1-1993  空間和時間的量和單位。

A.09 GB 3102.2-1993  周期及其有關現象的量和單位。

A.10 GB 3102.3-1993  力學的量和單位。

A.11 GB 3102.4-1993  熱學的量和單位。

A.12 GB 3102.5-1993  電學和磁學的量和單位。

A.13 GB 3102.6-1993  光及有關電磁輻射的量和單位。

A.14 GB 3102.7-1993  聲學的量和單位。

A.15 GB 3102.8-1993  物理化學和分子物理學的量和單位。

A.16 GB 3102.9-1993  原子物理學和核物理學的量和單位。

A.17 GB 3102.10-1993  核反應和電離輻射的量和單位。

A.18 GB 3102.11-1993  物理科學和技術中使用的數學符号。

A.19 GB 3102.12-1993  無量綱參數。

A.20 GB 3102.13-1993  固體物理學的量和單位。

A.21 GB 1434-1978  物理量符号。

A.22 GB4728.113-1984.1985  電氣圖用圖形符号。

A.23 GB5465.1-1985  電氣設備用圖形符号。

A.24 GB5465.2-1985  電氣設備用圖形符号繪制原則。

A.25 GB7159-1987  電氣技術中的文字符号制計通則。

A.26 GB6988-1986  電氣制圖。

A.27 GB4457-4460-84  機械制圖。

A.28 GB131-83  機械制圖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附錄B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簡稱法定單位)包括:

1)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見表1);

2)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見表2);

3)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見表3);

4)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見表4);

5)由以上單位構成的組合形式的單位;

6)由詞頭和以上單位所構成的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詞頭見表5)。法定單位的定義、使用方法等,由國家計量局另行規定。

 

1  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稱号

長度

質量

時間

電流

熱力學溫度

物質的量

發光強度

千克(公斤)

[]

[爾文]

[]

[德拉]

m

kg

s

A

K

mol

cd

 

2  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

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平面]

rad

立體角

球面度

sr

3  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

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其他表示式例

頻率

力;重力

壓力;壓強;應力

能量;功;熱

功率;輻射通量

電荷量

電位;電壓;電動勢

電容

電阻

電導

磁通量

磁通量密度;磁感應強度

電感

攝氏溫度

光通量

光照度

放射性活度

吸收劑量

劑量當量

[]

[]

[斯卡]

[]

[]

[]

[]

[]

[]

西[門子]

[]

[斯拉]

[]

攝氏度

[]

[克斯]

貝可[勒爾]

[]

[沃特]

Hz

N

Pa

J

W

C

V

F

Ω

S

Wb

T

H

lm

lx

Bq

Gy

Sv

S-1

kgm/s2

N/m2

Nm

J/s

As

W/A

C/V

V/A

A/V

Vs

Wb/m2

Wb/A

 

cdsr

lm/m2

S-1

J/kg

J/kg

 

4  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

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換算關系和說明

時間

[]

天(日)

min

h

d

1min=60s

1h=60min3600s

1d=24h=86400s

[平面]

[]

[]

()

()

(°)

旋轉速度

轉每分

r/min

1r/min=(1/60)s-1

長度

海裡

n mile

1 n mile=1825m(隻用于航程)

速度

kn

1kn=1 n mile/h=(1852/3600)m/s

(隻用于航程)

質量

原子質量單位

t

u

1t=103kg

1u1.6605655×10-27kg

 

(續表)

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換算關系和說明

體積

L,(1)

1L=1dm3=10-3m3

電子伏

eV

1eV1.6021892×10-19J

級差

分貝

dB

 

線密度

[克斯]

tex

1 tex=1g/km

 

5  用于構成十進倍數單位的詞頭

所表示的因數

詞頭名稱

詞頭符号

1018

1015

1012

109

106

103

102

101

10-1

10-2

10-3

10-6

10-9

10-12

10-15

10-18

[可薩]

[]

[]

[]

[]

[]

[母托]

[]

E

P

T

G

M

k

h

da

d

c

m

μ

n

p

f

a

 

注:1.周、月、年(年的符号為a)為一般常用時間單位;

2[ ]内的字,是在不緻混淆的情況下,可以省略的字;

3.( )内的字為前者的同義語;

4.角度單位度分秒的符号不處于數字後時,用括弧;

5.升的符号中,小寫字母l為備用符号;

6r為“轉”的符号;

7.人民生活和貿易中,質量習慣稱為重量;

8.公裡為千米的俗稱,稱号為km

9104稱為萬,108稱為億,1012稱為萬億,這類數詞的使用不受詞頭名稱的影響,但不應與詞頭混淆。

附錄C

常用物理量的量、單位和符号*

(摘自GB3102.1~12-93

 

1  空間和時間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平面]

弧度

rad

 

[]

[]

(°)

()

()

立體角

Ω

球面度

sr

1sr=1m2/m=12=1

長度

寬度

高度

厚度

半徑

直徑

距離

m

 

海裡

n mile

lnmile=1852m

面積

A,(s)

平方米

m2

 

體積,容積

V

立方米

m3

 

L,(1)

1L=1dm3=

10-3m3

時間,時間間隔,持續時間

t

[]

,()

s

min

h

d

 

1min=60s

1h=60min

1d=24h

角速度

弧度每秒

rad/s

 

角加速度

a

弧度每二次方秒

rad/s2

 

速度

u,v

米每秒

m/s

 

kn

1kn=

1n mile/h

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a

g

米每二次方秒

m/s2

 

*  粗線下的單位為與國際單位制并用的單位。

2  周期及其有關現象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周期

T

 

s

 

時間常數

t,(T)

 

s

 

頻率

 

旋轉速度

F,(v)

 

n

[]

每秒

Hz

1Hz=1s-1

轉每分

r/min

1r/min=

角頻率,圓頻率

弧度每秒

每秒

rad/s

s-1

 

波長

m

 

波數

每米

m-1

 

阻尼系數

每秒

s-1

 

衰減系數

相位系數

傳播系數

每米

m-1

 

3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質量

M

千克(公斤)

kg

 

密度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噸每立方米

 

千克每升

t/m3

 

kg/L

1t/m3=

1000kg/m3

1kg/L=

1000kg/m3

相對密度

d

 

 

無量綱

比容,(比體積)

立方米每千克

m3/kg

 

線密度

千克每米

kg/m

 

[克斯]

Tex

1tex=1g/km

動量

P

千克米每秒

Kgm/s

 

重力

F

W,(P,G)

[]

N

 

力矩

轉矩,力偶矩

M

T

[]

Nm

 

壓力,壓強

正應力

切應力

p

[斯卡]

Pa

1Pa=1N/m2

(續表)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線應變

工應變

體積應變

 

 

無量綱

表面張力

[]每米

N/m

 

[]

 

勢能,位能

動能

W,(A)

E,(W)

 

[]

J

1J=1Nm

電子伏

eV

1eV=1.602 19

×10-19J

功率

P

[]

W

1W=1J/s

質量流量

qm

千克每秒

kg/s

 

體積流量

立方米每秒

m3/s

 

4  熱學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熱力學溫度

[爾文]

K

 

攝氏溫度

攝氏度

 

[]脹系數

[]脹系數

相對壓力系數

每開[爾文]

K-1

 

壓力系數

[斯卡]每開[爾文]

Pa/K

 

熱,熱量

[]

J

 

熱流量

Φ

[]

W

 

熱流[]密度

[]每平方米

W/m2

 

熱導率,(熱導系數)

[]每米開[爾文]

W/(m.K)

 

傳熱系數

[]傳熱系數

h,a

[]每平方米開[爾文]

W/(m2.K)

 

熱阻

R

[爾文]每瓦[]

K/W

 

熱容

C

[]每開[爾文]

J/K

 

比熱容

定壓比熱容

定容比熱容

飽和比熱容

c

cp

csat

[]每千克開[爾文]

J/(kgK)

 

S

[]每開[爾文]

J/K

 

比熵

s

[]每千克開[爾文]

J/(kgK)

 

内能

U,(E)

H,(I)

[]

J

 

比内能

比焓

u,(e)

h,(I)

[]每千克

J/kg

 

5  電學和磁學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電流

I,(i)

[]

A

 

電荷[]

Q,(q)

[]

[][]

C

Ah

1C=1As

1Ah=3.6kC

電荷[]密度

[]每立方米

C/m3

 

電荷面密度

[]每平方米

C/m2

 

電場強度

E,(K)

[]每米

V/m

1V/m=1N/C

電位,(電勢)

電位差(電勢差),

電壓

電動勢

U

 

E

[]

V

1V=1W/A

電通[]密度,

電位移

D

[]每平方米

C/m2

 

電通[]

[]

C

 

電容

C

[]

F

1F=1C/V

介電常數,(電容率)

真空介電常數

[]每米

F/m

 

相對介電常數

 

 

無量綱

電極化率

X

 

 

無量綱

電極化強度

P

[]每平方米

C/m2

 

電偶極矩

P,(pe)

[]

Cm

 

電流密度

J,(S, )

[]每平方米

A/m2

 

電流線密度

[]每米

A/m

 

磁場強度

H

[]每米

A/m

 

磁位差,(磁勢差)

磁通勢,磁動勢

Um

F,Fm

[]

A

 

磁通[]密度,

磁感應強度

B

[斯拉]

T

1T=Wb/m2

=1N/(Am)

=1Vs/m2

磁通[]

磁矢位,[磁矢勢]

Φ

A

[]

[]每米

Wb

Wb/m

Wb=1Vs

自感

互感

L

M,L1,2

[]

H

1H=Wb/A

=1Vs/A

磁導率

真空磁導率

[]每米

H/m

 

磁矩

m

[]平方米

Am2

 

磁化強度

M,Hi

[]每米

A/m

 

磁極化強度

J,Bi

[斯拉]

T

 

 

 

(續表)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電磁能密度

[]每立方米

J/m3

 

坡印廷矢量

S

[]每平方米

W/m2

 

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c,c0

米每秒

m/s

 

[直流]電阻

R

[]

Ω

1Ω=1V/A

[直流]電導

G

西[門子]

S

1S=1A/V

電阻率

[]

Ω・m

 

電導率

西[門子]

S/m

 

磁阻

Rm

每享[]

H-1

 

磁導

A,(P)

[]

H

 

繞組的匝數相數

N

m

 

 

無量綱

[]數,相[]

弧度

Rad

 

(°),(),()

 

 

阻抗

阻抗模

電抗

Z

X

[]

Ω

 

品質因數

Q

 

 

無量綱

導納,(複數導納)

導納模,(導納)電納

Y

B

西[門子]

S

 

功率

P

[]

W

 

電能[]

W

[]

J

 

千瓦[][]

kwh

1kwh=3.6MJ

 

6  光及有關電磁輻射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波長

m

 

[]

[]

J

 

[]能密度

[]每立方米

J/m

 

[]功率

[]

W

 

[]強度

I,(Ie)

[]每球面度

W/sr

 

[]亮度,輻射度

L,(Le)

[]每球面度平方米

W/(srm2)

 

[][]

M,(Me)

[]每平方米

W/m2

 

[]照度

E,(Ee)

[]每平方米

W/m2

 

發光強度

I,(Iv)

[][德拉]

cd

 

(續表)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光通量

[]

lm

1 lm=1cdsr

光量

Q,(Qv)

[]

lms

 

[]亮度

L,(Lu)

[德拉]每平方米

cd/m2

 

[]照度

E,(Ev)

[克斯]

lx

1 lx=1 lm/m2

曝光量

H

[克斯]

lxs

 

折射率

n

 

 

無量綱

 

7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聲壓

P

[斯卡]

Pa

 

聲速

c

米每秒

m/s

 

聲能密度

D,

[]每立方米

J/m3

 

[]功率

W,P

[]

W

 

聲能通量

 

 

 

聲強[]

I

[]每平方米

W/m2

 

聲阻抗率

[]特性阻抗

Zs

Zc

[斯卡]秒每米

Pas/m

 

聲阻抗

聲阻

聲抗

[斯卡]秒每三次方米

Pas/m3

 

聲質量

Ma

千克每四次方米

km/m4

 

聲導納

聲導

聲納

Ya

Ga

Ba

三次方米每帕

[斯卡]

m3/(Pas)

 

聲壓級

聲強級

聲功率級

Lp,(L)

L1

LW

 

分貝

 

dB

 

傳播系數

衰減系數

相位系數

 

每米

 

-1

 

損耗因數

反射因數

透射因數

吸聲因數

 

 

無量綱

混響時間

T,(T60)

S

 

響度級

LN

*

(phon)

 

響度

N

*

(sone)

 

(續表)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音程

 

八度*

(oct)

 

噪度

Nn

*

(noy)

 

感覺噪聲級

LPN

分貝

dB

 

 

8  物理化學和分子物理學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物質的量

n,(v)

[]

Mol

 

摩爾質量

M

千克每摩[]

kg/mol

 

摩爾體積

Vm

立米方每摩[]

m3/mol

 

摩爾内能

摩爾焓

Um,(Em)

Hm

[]每摩[]

J/mol

 

摩爾熱容

摩爾熵

Cm

Sm

[]每摩[][爾文]

J/(molK)

 

物質B的濃度分子

CB

每立方米

m-3

 

物質B的質量濃度

[]每立方米

[]每升

mol/m3

mol/L

 

溶質B的質量摩爾濃度

bB,mB

[]每千克

mol/kg

 

滲透壓[]

II

[斯卡]

Pa

 

分子質量

m

千克

kg

 

分子電偶極矩

P,

[]

Cm

 

分子電極化率

a

[]二次方米每伏[]

Cm2/V

 

摩爾氣體常數

R

[]每摩[][爾文]

J/(molK)

 

平均自由程

m

 

擴散系數

D

平方米每秒

m2/s

 

離子強度

I

[]每千克

mol/kg

 

電解質電導率

西[門子]每米

S/m

 

摩爾電導率

Am

西[門子]平方米每摩[]

Sm2/mol

 

 

9  無量綱參數

量的名稱

符号

      

雷諾(Reynolds)數

Re

歐拉(Euler)數

Eu

弗勞德(Froude)數

Fr

 

(續表)

量的名稱

符号

      

格拉曉夫(Grashof)數

Gr

韋伯(Weber)數

We

馬赫(Mach)數

Ma

克努森(knudsen)數

Kn

斯特勞哈爾(Strouhal)數

Sr

傅裡葉(Fourier)數

Fo

貝克來(Peclet)數

Pe

瑞利(Rayleigh)數

Ra

努塞爾(Musselt)數

Nu

斯坦頓(Stanton)數

St

傳質傅裡葉數

Fo*

傳質貝克來數

Pe*

傳質格拉曉夫數

Cr*

傳質努塞爾數

Nu*

傳質斯坦頓數

St*

普朗特(Prandtl)數

Pr

施密特(Schmidt)數

Sc

路易斯(lewis)數

Le

磁雷諾數

Rm

阿爾芬(Alfven)數

Al

哈脫曼(Hartmann)數

Ha

考林(Cowling)數

Co

 

 

附錄D

常用數學符号

(摘自GB3102.1193

幾何符号

意義或讀法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11-1.10

11-1.11

AB,AB

AB

 


,

[]線段AB

[平面]

AB

圓周率

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

垂直

平行

相似

全等

 

 

 

 

雜類符号

符号

應用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4.10

11-4.11

11-4.12

11-4.13

11-4.14

=

< 

> 

<< 

>> 

a=b

a b

def

a  b

a b

a b

a b

ab

a<b

a>b

ab

ba

a<<b

b>>a

a等于b

a不等于b

按定義a等于bab為定義

a相當于b

a約等于b

ab成正比

ab

a小于b

a大于b

a小于或等于b

b大于或等于a

a遠小于b

b遠大于a

無窮[]或無限[]

 

(續表)

項号

符号

應用

 

11-4.15

11-4.16

11-4.17

11-4.18

11-4.19

11-4.20

11-4.21

11-4.22

11-4.23

11-4.24

11-4.25

11-4.26

~

%

<  >

max

min

a~b

13.59

5%~10%

數字範圍

小數點

循環小數,即:3.12382382

百分率

圓括号

方括号

花括号

角括号

正或負

負或正

最大

最小

 

 

 

~前的%不應省略

 

運算符号

符号,應用

 

11-5.1

11-5.2

11-5.3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11-5.9

11-5.10

 

11-5.11

11-5.12

11-5.15

a+b

a-b

ab

ab

a加或減b

a減或加b

a乘以b

a除以bab

 

 

 

ap次方或ap次幂

a的二分之一次方;a的平方根

 

a的幾分之一次方;a的幾次方根

a的絕對值;a的模

n的階乘

 

 

函數符号

符号,應用

 

11-6.1

11-6.2

11-6.3

11-6.5

11-6.6

11-6.7

11-6.8

11-6.11

f

f(x),f(x,y,)

lim

lim

函數f

函數fx或在(x,y)的值

f(b)-f(a)

x趨于a

x趨于af(x)的極限

上極限

下極限

漸近等于

 

 

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符号

符号,表達式

 

11-7.3

11-7.5

11-7.6

x的指數函數(以e為底)

x的自然對數

x的常用對數

 

 

三解函數和雙曲函數符号

符号,表達式

 

11-8.1

11-8.2

11-8.3

11-8.4

11-8.5

11-8.6

11-8.14

11-8.15

11-8.16

11-8.17

11-8.18

11-8.19

x的正弦

x的餘弦

x的正切

x的餘切

x的正割

x的餘割

x的雙曲正弦

x的雙曲餘弦

x的雙曲正切

x的雙曲餘切

x的雙曲正割

x的雙曲餘割

 

 

 

也可用

 

也可用

也可用

也可用

也可用

也可用

 

也可用


附錄E

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出版局,國家标準局,國家計量局,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中宣部新聞、出版局

198711日公布)

為使出版物在涉及數字(如表示時間、長度、重量、面積、容積和其他量值)時使用漢字和阿拉伯數字體例統一,特制定本規定。

1.總的原則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又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遇特殊情形,可以靈活變通,但應力求保持相對統一。重排古籍、出版文學書刊等,仍依照傳統體例。

2.應當使用阿拉伯數字的兩種主要情況

2.1  公曆世紀、年代、年、月、日和時刻

例:公無前8世紀  20世紀80年代  公元前440  公元7  1986101420  43  下午3  屈原(約公元前340-278)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魯迅(1881.9.25-1936.10.19)。

注:①年份不能簡寫,如1980年不能寫作80年,1950-1980年不能寫作1950-80年。

②星期幾一律用漢字,如星期六。

③夏曆和中國清代以前曆史紀年用漢字,如正月初五  丙寅年十月十五日  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  太平天國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清鹹豐十年九月二十日,公元1860112日)。

④中國民國紀年和日本年号紀年使用阿拉伯數字,如民國38年(1949年)  昭和16年(1941年)。

2.2  記數與計量(包括正負整數、分數、小數、百分比、約數等)

例:41032 �125.03  1/16  1/1000  4.5  34.05%  4.5%  3:1  1736.8萬公裡  4000  12.5平方米  21.35  45.6萬元  270美元  48  10個月  -17  0.59[]  東經123°50  維生素12  500多種  60多萬公斤  HP-3000型計算機  21/22次特别快車  國家标準GB2312-80  84602部隊

注:①一個數值的書寫形式要照顧到上下文。不是出現在一組表示科學計量和具有統計意義數字中的一位數(一、二……、九)可以用漢字,如一個人、三本書、四種産品、六條意見、讀了九遍。

4位和4位以上的數字,采用國際通行的三位分節法。節與節之間空半個阿拉伯數字的位置。非科技專業書刊目前可不分節。但用“,”号分節的辦法不符合國際标準和國家标準,應該廢止。

5位以上的數字,尾數零多的,可改寫為以萬、億作單位的數。一般情況下,不得以十、百、千、十萬、百億、千億作單位(千克、千米、千瓦、兆赫等法定計量單位中的詞頭不在此例)。如:345000000公裡可改寫為3.45億公裡或34500萬公裡,不能寫作34500萬公裡或345百萬公裡。

④一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的多位數不能移行。

3.應當使用漢字的兩種主要情況

3.1  數字作為詞素構成定型的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語句

例:一律  十滴水  二倍體  三葉蟲  八國聯軍  四氧化三鐵  二萬五千裡長征  第三世界  “一二・九”運動  十月革命  “七五”計劃  五省一市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  上海二商局 第一書記  路易十六  某部五連二排六班  白發三千丈  相差十萬八千裡

3.2  鄰近的兩個數字(一、二……、九)并列連用,表示概數(連用的兩個數字之間不應用頓号隔開)

例:二三米  三五天  十三四噸  四十五六歲  七八十種  一千七八百元  五六萬套  十之八九。

4.引文标注中版次、卷次、頁碼,除古籍應與所據版本一緻外,一般均使用阿拉伯數字。

例:①許慎:《說文解字》四部叢刊本卷六上,第九頁。

②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陳昌治本,第126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共産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版,第493頁。

5.橫排标題涉及數字時,可以根據版面實際需要和可能靈活處理。

6.提倡橫排。确需豎排時,文中所涉及的數字除必須保留的阿拉伯數字外,應一律用漢字,确需保留的阿拉伯數字以頂右底左的方向橫置。

例:

文本框: 雪花牌Y155A型家用電冰箱容量是一百五十升,功率為九十三瓦,售價八百四十五元。文本框: 海軍JI2打撈救生船在太平洋上航行了十三天,于八月二十六日返回基地。

 

 

 

 

 

 

 

 


7.本規定自198721日起試行。在試用過程中可随時提出意見,以便進一步修訂。

 


 

附錄F

學位論文結構圖

 

              封面

扉頁(中、英文)

論文原創性聲明

前置部分      摘要及關鍵詞(中、英文)

              目錄

              圖表清單(必要時)

 

                       (章)(條) (條)  (條)    

           

            緒論(引言)1     2.1  

                              2.2   2.3.1   2.3.2.1

                              2.3   2.3.2   2.3.2.2

                                          

                                          

                                          

            正文        2               2.1      

                                      3.2

                        

主體部分               

                                        1.2

                                        2.3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緻謝

            個人簡曆(僅對在職人員和在職研究生要求)


 

               附錄A

 

附錄部分                     B1.1

(必要時)                     B1   B1.2──B1.2.1

               附錄B

 

                            B1

                            B1

 

              索引

結尾部分      ……

(可以沒有)

附錄G

關于論文打印的建議方案

 

排版軟件建議選用WORD。可将論文分割成幾個部分,頁眉設置完全相同的内容組成一個文件。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方便對奇偶頁眉的設置二是為了分散工作量,方便編輯。應注意調整每個文件的起始頁碼,以使整個文件協調。

頁面設置中紙張大小為自定義紙185×260mm,頁眉與邊界距離選20mm。上邊距選用27mm,下邊距選20mm,左邊距選25mm,右邊距選20mm 。這樣就可以達到要求。

考慮到論文毛坯需經切割達所需大小。所以紙張大小也可選A4紙規格,即210×297mm,将左邊距設為25mm,右邊距設為45mm,頁眉與邊界距離設為38mm,上邊距設為45mm,下邊距設為39mm。印刷裝訂後将A4規格的論文毛坯及原件上部、下部和右部各切去18mm19mm25mm即可符合要求尺寸。

頁眉的做法可在word中可用其提供的頁眉工具,加入頁眉後在原有頁眉下劃線的基礎上添加一條2磅粗的圖形線段,并适當調整各參數,與原下劃線間距離0.3毫米左右即可達到要求。

論文一般部分對齊方式選用左對齊,目錄部分可采用兩端對齊。

可采用其他排版軟件實現本規範的要求。


附錄H

論文示例

 

H.1  封面示例(一)

分類号:                              密級:       (宋體小4号)

UDC:                              編号:       (宋體小4号)

 

若是理學碩士,則此處為理學碩士學位論文,下面是碩士研究生

             工學博士學位論文   (宋體小2号)

 

         船體總縱彎曲時的  (黑體2号)

疲勞強度分析

 

 

由研究生院組織雙盲評閱的學位論文,沒有此項

            博士研究生:李             (宋體小3号)

                 指導教師:王一波  教授

            學科、專業: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學位論文主審人:劉武新  教授

 

             哈爾濱工程大學      (楷體小2号)

                        19989        (宋體小3号)
H.2  封面示例(二)

 


分類号:                           密級:機密(正本)(宋體小4号)


UDC:                           編号:         (宋體小4号)

 

             工學博士學位論文     (宋體小2号)

(在職人員)

 

        機器人的總體設計  (黑體2号)

同等學力申請者請注意這兩項區别

“作者:´´´”,而不是“研究生:´´´

 

 

 

 


                者:王天海            (宋體小3号)

               指導教師:李    教授

          學科、專業:流體力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楷體小2号)

                   19989         (宋體小3号)

 

 

H.2  封面示例(三)

 


分類号:                           密級:機密(副本)(宋體小4号)


UDC:                           編号:           (宋體小4号)

 

             工程碩士學位論文     (宋體小2号)

 

         機器人的總體設計  (黑體2号)

 

 

 

           碩士研究生:王天海       (宋體小3号)

由研究生院組織雙盲評閱的學位論文,沒有此項

                 指導教師:李    教授

企業導師:王    高級工程師

              工程領域:軟件工程

        學位論文主審人:李海山 教授

 

             哈爾濱工程大學       (楷體小2号)

                   19989         (宋體小3号)

 

 

H.3  扉頁示例一(中文)

 

 

   分類号:                        密級:機密(副本)(宋體小4)

   UDC:                        編号:            (宋體小4)

 

            工學博士學位論文          (宋體小2号)

               

         船體總縱彎曲時的     (黑體2号)

(若為同等學力申請者此項為“作者:´´´”的形式,而不是“研究生:´´´”。并且多了一項“(在職人員)”在向上箭頭所指處

 

疲勞強度分析

 

           博士研究生  :李   

           指導教師    :李雲海  教授

           學位級别    :工學博士

           學科、專業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所在單位    :船舶工程學院

           論文提交日期:1998910

           論文答辯日期:1998121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宋體4号)

 


H.3  扉頁示例二(中文)

 

 

   分類号:                        密級:機密(副本)(宋體小4)

   UDC:                        編号:           (宋體小4)

 

            工學碩士學位論文          (宋體小2号)

              (高校教師)         (宋體小2号)

         船體總縱彎曲時的      (黑體2号)

若為高校教師,則學位論文封皮處也有此項。

疲勞強度分析

 

           碩士研究生  :李   

           指導教師    :李雲海  教授

           學位級别    :工學碩士

           學科、專業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所在單位    :船舶工程學院

           論文提交日期:1998910

           論文答辯日期:1998121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宋體4号)

 

 

 

 

 

 


H.3  扉頁示例三(中文)

 

 

   分類号:                        密級:機密(副本)(宋體小4)

   UDC:                        編号:           (宋體小4)

 

            工程碩士學位論文          (宋體小2号)

                   

         船體總縱彎曲時的      (黑體2号)

疲勞強度分析

 

           碩士研究生  :李   

           指導教師    :李雲海  教授

           企業導師    :王大鵬  研究員

           學位級别    :工程碩士

           工程領域    :船舶與海洋工程

           所在單位    :船舶工程學院

           論文提交日期:1998910

           論文答辯日期:1998121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宋體4号)

 


H.4  扉頁示例(英文)

 

 

Classified Index:U661.43

U.D.C: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D.Eng

Fatigue Strength Analysis

of Ship Hull Structures

 

 

 

 

                    Candidate: Wang Dongfang

                   Supervisor: Prof. Shan Yishan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Docto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Design and Building of

                               Ship and Ocean Structure

           Date of Submission: February1998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April1998

                   Universit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5
 
摘要示例

                       (黑體小2号)

 

疲勞破壞是船體結構主要的失效模式一,因此,關于船體結構疲勞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内外有關研究人員

……

……

……

……

……

……

……

……

……

……

疲勞破壞是船體結構主要的失效模式一,因此,關于船體結構疲勞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内外有關研究人員

……

……

……

……

……

……

 

關鍵詞  關鍵詞一;關鍵詞二;關鍵詞三…

(小四号黑體)                (小四号宋體)

 

 

 

 

 

 

 


H.6  目錄示例

                     (黑體小2号)

 

1章 緒論…………………………………………………………………  1

   1.1  概述  ……………………………………………………………  1

   1.2  CODOG動力裝置的特點   ………………………………………  1

   1.3  國内外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  …………………………………  3

      1.3.1  柴油機數字仿真 …………………………………………  3

 1.3.2  關于燃氣輪機動力裝置及CODOG動力裝置的仿真研究…  9

 1.3.3  關于動态轉速、扭矩測量的國内外現狀…………………  12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6

 

(宋體小4号)

 

                         ……

 

 

 

 

5  CODOG實驗台切換過程仿真及實驗結果分析  …………………79

5.1 CODOG實驗工況控制過程說明  …………………………………79

     5.1.1  495G柴油機油門速度的控制  …………………79

      5.1.2 油門速度的測定  ……………………………………………80

5.2 CODOG實驗台仿真計算及實驗結果  ………………………………82

5.3 S.S.S離合器齧合及脫開過程計算結果  ……………………… 94

5.4 本章小結…………………………………………………………110

結論…………………………………………………………………………112

參考文獻……………………………………………………………………113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116

緻謝…………………………………………………………………………119

索引………………………………………………………………………120


H.7  論文章節編排示例

 

1  緒論

 

1.1 概述

    現代燃氣輪機具有外型尺寸小、起動加速性好、維護操作簡便及運行平穩可靠等許多優點,各國海軍把燃氣輪機作為動力裝置的優先發展對象

……

 

1.2 CODOG動力裝置的特點

由于艦船通常航行在巡航狀态下,其巡航功率隻占全功率的四分之一左右,采用燃氣輪機與柴油機交替使用的CODOG動力裝置,既可以減輕重量,便于控制,又可以提高可靠性。

……

1.3 國内外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内水面艦船裝備燃氣輪機較少,尚處于落後狀态。現有典型CODOG推進系統的艦艇,是由雙軸CODOG動力裝置加呆調槳推進系統驅動,每根軸上有一台LM2500燃氣輪機及一台MTUV956TB92柴油機,兩級減速齒輪箱及一支可調槳。燃氣輪機通過膜盤式聯軸節,S.S.S自動同步離合器同具齒箱相連

1.3.1 柴油機的數字仿真

 

1.3.1.1動力裝置的仿真

    動力裝置的計算機仿真是指分析建立動力裝置模型,并将模型放置在計算機上進行實驗的過程,通過仿真

 


H.8  結論示例

 

                       (黑體小2号)

 

疲勞破壞是船體結構主要的失效模式一,因此,關于船體結構疲勞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内外有關研究人員

……

……

疲勞破壞是船體結構主要的失效模式一,因此,關于船體結構疲勞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内外有關研究人員

……

 

 

 


H.9 參考文獻示例

參考文獻

 

[1]       張阿舟,姚起杭等編著.振動控制工程.第二版.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1992:25-42

[2]       K.J.奧斯特隆姆等著.王永德譯.自适應處理.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42-43頁,23-24頁,30

[3]       曾志華,章一鳴.車輛主動懸挂的最優控制研究.振動工程學報.19921):25-29

[4]       陳椿芳.MBDNSD*軸向減振器的作用原理及計算模型.李清田編.中國内燃機學會大功率柴油機分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陝西西安,1992.北京:清華大學,1993:233-237

[5]       李隐波.小波包時頻分析方法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23-25

[6]       Morton L T,ed. Use of medical literature.2nd ed. London: Butterworths, 1977. 462 P

[7]       Mastri A R. Neuropathy of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Ann Intern Med,1980,92(2.2):316-318P

[8]       Rosenthall E M, ed.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 of Montreal, 1961. Toronto: Univ of Toronto Pr, 1963:20-24P

[9]       Cairn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issertation].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1965:45-47P

 

 

 

 

 

 

1 引言

學位論文是表明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取得創造性結果或有了新的見解,并以此為内容撰寫而成的學術論文。研究生學位論文展示了研究生在科學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并全面反映了研究生對本學科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的掌握程度,是申請和授予相應學位的基本依據。學位論文撰寫是研究生培養過程的基本訓練之一,必須按照确定的規範認真執行。

本論文規範按照《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 7713-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 7714-87)以及《标準化工作導則标準編寫的基本規定》(GB/T1.1-1993制定。

本論文規範适用于我校博士、碩士研究生(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論文規範已經規定的内容除外)和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在我校申請博士、碩士學位的在職人員。博士和碩士學位論文除在字數、理論研究的深度及創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不同以及特殊說明外,對其撰寫規範的要求基本一緻。

         

2 基本要求

 

2.1撰寫依據

除論文的語言文字須符合漢語語法規範外,論文撰寫應符合國家及各專業部門制定的有關标準。在本規範的“附錄A 相關标準”中列出了一些常用标準。

 

2.2論文字數

    博士學位論文,理工類學科:6-8萬字,管理及人文學科:8-10萬字;

碩士學位論文,理工科:3-4萬字,管理及人文學科:4-5萬字。

 

2.3論文結構及各部分要求

    請參見“附錄F學位論文結構圖”

2.3.1前置部分

前置部分包括封面、扉頁、論文原創性聲明、摘要、目錄、插圖和附表清單。

論文題目要恰當、準确地反映本論文的研究内容。摘要應包括本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及其理論與實際意義。為了便于國際交流,扉頁、摘要、關鍵詞應有中英文兩種。插圖和附表清單不是必選項,隻在圖表較多時使用。

 

2.3.2論文主體部分

    論文主體部分一般包括緒論(引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緻謝、個人簡曆(個人簡曆僅對在職人員和在職研究生要求)。

主體部分是學位論文的核心,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學科、選題、研究方法、工作進程、結果表達等有很大差異,故不對主體部分中論文正文内容作統一規定。但要求明确指出本論文的創新點或實際應用之處。文中引用的他人研究成果部分單獨書寫,并注明出處,不得将其與本人提出的理論分析混淆在一起。論文主體部分要求邏輯清晰,層次分明,實事求是,簡練可讀。

建議包含以下内容:總體研究方案設計與選擇論證、實驗和觀測方案設計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數據處理及分析、理論分析。

 

2.3.3附錄部分(必要時)

    對需要收錄于學位論文中且又不适合書寫于正文中的附加數據、資料、詳細公式推導等有助于讀者理解學位論文的内容,可作為附錄。

 

2.3.4結尾部分(可以沒有)

結尾部分可以提供有關輸入數據和索引。

 

3.具體編寫格式

 

3.1封面

封面是學位論文的外表面,提供應有的信息,并起到保護作用。封面包含以下内容:

a.分類号  在左上角注明《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的類号和《國際十進分類法UDC》的類号。

b.密級和編号  若論文内容屬保密範圍,按國家規定的保密條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級,并注明為正本或副本。如系公開發行,不注密級。

c.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名稱應恰當、準确地反映本論文的研究内容。學位論文的中文題名不宜超過20字,并盡量不設副标題。題名應标注于封面偏上正中位置,并在其正上方注明“555士學位論文字樣”(“555”指所獲碩士或博士學科門類,如管理學碩或管理學博)。若作者為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學位還應在上述文字和論文題目之間注明“(在職人員)”字樣。

d.作者姓名。

e.導師姓名、專業技術職務  專業技術職務不可簡寫。

 

f.學科、專業名稱  按二級學科填寫,若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專業或該一級學科不設二級學科則按一級學科填寫。

g.學位授予單位  在封面下部居中寫明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3.2扉頁

   扉頁提供整個學位論文有關信息的詳細說明,扉頁包含封面中的各項内容,并且還包括以下内容:

a.申請學位級别  應寫明學科門類、學位級别

b.論文提交日期

c.論文答辯日期

d.作者所在單位  本校學生填所在院(系),同等學力申請學位人員

  或在職研究生填寫本人所在單位。

英文扉頁不注密級和編号,其他内容與相應中文内容一緻。

 

3.3摘要

摘要是學位論文内容的簡短陳述,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信息。摘要内容要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重點是結果和結論。除實在無變通辦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使用圖、表、化學結構式、特殊符号和術語,不标注引用文獻号。要求中、英文摘要内容要一緻。

 

3.4關鍵詞

    關鍵詞是供檢索用的主題詞條,應采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術詞條(參照相應的技術術語标準)。關鍵詞一般列3-5個,按詞條外延層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英文關鍵詞與中文關鍵詞要求相同。

 

3.5目錄

目錄應包括論文中全部章節的标題及頁碼,含:

章節題目(要求編到第3級标題,即5.5.5

參考文獻

攻讀´士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緻謝

個人簡曆(僅對在職人員和在職研究生要求有此要求)

附錄(可選項)

索引(可選項)

 

3.6插圖和附表清單(可選擇)

如果論文中圖表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單置于目錄之後。圖的清單應有序号、圖題和頁碼。表的清單應有序号、表題和頁碼。

 

3.7章節編排

論文主體部分分章節撰寫,每章另起一頁。除緒論(引言)外正文每一章後應有一節“本章小結”。緒論(引言)一般作為第一章,結論、參考文獻、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緻謝、個人簡曆、附錄、索引不編排章号。

各章标題要突出重點、簡明扼要。字數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點符号。标題中盡量不采用英文縮寫詞,對必須采用者,應用使用本行業通用縮寫詞。

章、條的編号參照國家标準GB1.1《标準化工作導則标準編寫的基本規定》第8章“标準條文的編排”的有關規定,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号,

11.11.1.1……的形式。層次一般不大于四級。

 

3.8緒論(引言)

    緒論(引言)簡要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範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空白、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和實驗設計、預期結果和意義等。

 

3.9正文

 

3.9.1編碼

正文中的圖、表、附注、參考文獻、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章依序連續編排序号或就全文統一依序編排。其标注形式為:圖2.1、表3.2;附注1);文獻[4];式(3-5)等。

 

3.9.2數字

    按國家語言學工作委員會等七單位1987年發布的《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定》,一般采用阿拉伯數字。

 

 

3.9.3公式

    正文中的公式應居中書寫。若公式前有文字,空兩格寫文字,公式居中寫。公式末尾不加标點。

公式序号按章編排,用阿拉伯數字,序号寫在右邊,并加圓括号,如第一章第一個公式号為“(1-1)”,附錄A中的第一個公式為(A1)等。

文中引用公式時,一般用“見式(1-1)”或“由公式(1-1)”。

較長公式必須轉行時,隻能在等号(=)或加(+)、減(-)、乘(5)、除(÷)等運算符号後斷開轉行,上下行盡可能在等号處對齊。

公式中符号的含義和計量單位應注釋在公式的下面。每條注釋應另行書寫,移行時,與其開始寫文字的位置對齊。

例:第二章第一個公式:

          ¦ =                   2-1

式中: ¦  -----   頻率,MHz

L  -----   電感量,H

C  -----   電容量,PF 

 

3.9.4插圖

插圖包括曲線圖、構造圖、示意圖、圖解、框圖、流程圖、記錄圖、布置圖、地圖、照片等。

第一圖應有簡短确切的題名,連同圖序置于圖下,圖名中不允許使用标點符号,圖名後不加标點符号。圖序與圖名之間空一格。博士學位論文還應在中文圖名下注明相應的英文圖名。

插圖應與正文的内容緊密配合,插圖和有關圖形符号符合制圖、圖形符等有關标準規定。插圖應具有“自明性”,即隻看圖、圖題和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必要時,應将圖上的符号、标記、代碼以及實驗條件等,用最簡練的文字,橫排于圖題下方,作為圖例說明。

插圖的縱橫坐标必須标注“量、标準規定符号、單位”。此三者隻有在不必要标明(如無量綱等)的情況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縮略詞必須與正文中的一緻。

表示函數關系的曲線圖,如有确定曲線的函數式,則應在有關條文中,或在圖的下方,或在圖中适當位置寫出。曲線圖内,不應有過多的空白,如果曲線不占其整個面積,應當将圖截短,隻保留有曲線的坐标部分。

若條件允許,插圖要用相應的計算機繪圖軟件繪制。

每一圖應有簡短确切的題名,連同圖号置于圖下。

 

3.9.5插表

表序與表名書寫于表的正上方,表序與表名之間空一格,表名不允許使用标點符号,表名後不加标點。博士學位論文還應在表名下注明相應的英文表名。

表格的上部和下部用粗實線閉合,左、右兩側不加豎線閉合。在表格橫向狹而長,排版時幅面寬度不夠時,可将表格分為兩段,用細雙線接排在一頁内。(見表3.1)。

 

                3.1  555555555555          mm

 

a

b

c

d

e

f

A

 

 

 

 

 

 

B

 

 

 

 

 

 

 

g

h

i

j

k

l

A

 

 

 

 

 

 

B

 

 

 

 

 

 

 

  3.2  55555555555

m/t

H/m

B

K

L

H1

H

輪壓

Mm

Pa

 

 

 

 

 

                    3.3  5555555555              mm

規格

A

B

H

L

m/Kg

基本尺寸

極限偏差

基本尺寸

極限偏差

100

100

-

4

 

    ±0.1

10

±0.3

8.5

200

150

20

6

50

±0.4

23.5

300

200

30

10

70

±0.5

75.6

400

-

40

15

100

±.06

120.7

 

表格中各欄參數的計量單位相同時,應将單位寫在表的右上角(見表3.1);如計量單位不同時,應将單位分别寫在各欄參數名稱的下方。若相鄰參數采用相同的單位時,可合并寫在它們共同的單位欄内(見表3.2);如表格中大多數的計量單位相同,可将該單位寫在右上角,将其餘的少數單位寫在有關欄内(見表3.3)。

當插表太寬,無法在該頁橫排時,可以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放置。

 

3.9.6文獻引用形式

引用文獻标示應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體。所引文獻編号用阿拉伯數字置于方括号“[]”中。當提及的參考文獻為文中直接說明時,文獻編号置于方括号中與正文排齊,字号大小與正文相同。

 

3.9.7科技術語和縮略詞

    科技術語和縮略詞應采用國家标準。标準中未規定的要按本學科或本專業的權威性機構或學術團體公布的規定執行。全文名詞術語必須統一。首次出現的特殊科技術語和縮略詞應在适當位置加以說明或注解。

 

3.9.8物理量名稱和符号

物理量名稱和符号應符合國标GB1434-78《物理量符号》、GB3100-82《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GB3101-82《有關量、單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則》、GB3102.1-1993GB3102.13-1993(名稱請見附錄A)的規定,論文中某一物理量的名稱符号應統一。

 

3.9.9物理量計量單位(打印)

    計量單位及符号必須采用1984227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執行。

 

3.9.10 外文字母的正、斜體用法

    按照GB31003102-1993(名稱請見附錄A)及GB7159-87 電氣技術中的文字符号設計通則的規定使用,即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變量符号用斜體,計量單位等符号均用正體。sinxcosx等三角函數應用正體。

 

3.10結論

結論是論文最終的、總體的結論,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複。

在結論中應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創造性成果或創新點理論(含新見解、新觀點),對其應用前景和社會、經濟價值等加以預測和評價,及其今後進一步進行研究工作的展望與設想。結論應該準确、完整、明确、精練。

 

3.11緻謝

    緻謝内容應該簡潔明了、實事求是。

 

3.12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書寫格式應符合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若同一文獻中有多處被引用,則要寫出相應引用頁碼,各起止頁碼間空一格,排列按引用順序,不按頁碼順序。常用參考文獻編寫項目和順序規定如下,(其中版次為第一版的要省略版次):

                 著作圖書文獻

序号   作者.書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翻譯圖書文獻

序号   作者.書名.譯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學術刊物文獻

序号   作者.文章名.學術刊物名.年,卷():引用部分起止頁

               學術會議文獻

序号   作者.文章名.編者名.會議名稱,會議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學位論文類參考文獻

序号    研究生名.學位論文題目.學校及學位論文級别.答辯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頁

    學術會議若出版論文集者,可在會議名稱後加上“論文集”字樣。未出版論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地”、“出版年”三項。會議地址與出版地相同者省略“出版地”。會議年份與出版年相同者省略“出版年”。

    産品說明書、各類标準、各種報紙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開發表的研究報告不宜作為參考文獻。

 

3.13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格式與參考文獻相同。取得的科研成果格式為:

a.獲獎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級别  日期  排名

b.獲專利名稱  專利号  專利所在國家和專利類别  日期  排名

注意:不論有無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本章不能省略。

3.14個人簡曆(僅對同等學力申請學位人員和在職研究生要求)

個人簡曆應包含取得各級學位的時間和地點、擔任各種職務的時間和任職單位、參加過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3.15附錄

    附錄是論文主體部分的補充項目,視論文需要決定是否使用。

對需要收錄于學位論文中,但又不便書寫于正文中的附加數據、資料、詳細公式推導等有特色的内容,可做為附錄。每一附錄均另頁起,論文的附錄依序用大寫正體ABC,……編序号,如:附錄A。附錄中的圖、表、式、參考文獻等另行編序号,與正文分開,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編碼,但在數碼前冠以附錄序碼,如:圖A1;表B2;式(B3);文獻[A5]等。

 

3.16索引

    為便于檢索文中内容,可編制索引置于論文之後,索引不是必需的項目。索引以論文中的專業詞語為檢索線索,指出其相關内容的所在頁碼。索引用中、英兩種文字分别書寫,中文在前。中文按各詞漢語拼音第一個字母排序,英文按該詞第一個英文字母排序。

 

4 打印要求

    研究生學位論文一律要求用計算機打印,并盡量用流行的排版軟件。論文尺寸為1855260mm,版心尺寸1405220mm,版心距左邊25mm,距右邊20mm,距上下邊各20mm

 

4.1字體與字号

    各章題序及标題             2号黑體;

    各節的一級題序及标題       3号黑體;

    各節的二級題序及标題       4号黑體;

    各節的三級題序及标題       4号黑體;

    款、項                     均采用小4号黑體;

正文用小4号宋體。

摘要、結論、參考文獻、緻謝、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個人簡曆等部分按章處理,即标題小2号黑體,内容小4号宋體。目錄的标題采用小2号黑體,内容中章的标題用小4号黑體,其它為小4号宋體。

 

4.2頁碼

論文頁碼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頁碼由第1章的首頁開始,作為第1頁。論文前置部分(封面、扉頁、摘要、目錄、插圖和附表清單)不編排頁碼。頁碼位于整頁下部居中。封面、扉頁為右頁且為單面頁。摘要、目錄、插圖和附表表單、各章、結論、參考文獻、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緻謝、個人簡曆另起一頁。

 

4.3頁眉與頁腳

    論文不加頁腳。論文的封面、扉頁、不加頁眉,其它部分均加頁眉。頁眉采用宋體5号字居中放置,若論文為雙面印刷,則奇、偶頁頁眉内容不同。奇數頁為本頁内容所屬的章的題目,即“第n  5555”的形式,若本頁含的内容不編章号,則頁眉為本學位論文的題目;偶數頁為“哈爾濱工程大學5士學位論文”(5為“碩”或“博”)。若論文為單面印刷,則奇、偶頁内容相同一律為“哈爾濱工程大學5士學位論文”。頁眉下劃線要求為雙線,上細下粗。細線粗約0.5mm,粗線約0.8mm,粗線與細線間距約為0.3mm

 

4.4封面

    格式請參見附錄中的樣例。

 

4.5扉頁(内封)

格式請參見附錄中的樣例。

 

4.6摘要及關鍵詞

    摘要題頭應居中,然後隔行書寫摘要的文字部分。摘要文字之後隔一行寫關鍵詞,格式見樣例。

 

4.7印刷和裝訂

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原件要求與計算機程序清單、實驗原始記錄等與論文有關的材料裝訂在一起。

碩士學位論文的封面采用“綠絲棉”紙,博士學位論文封面均采用“萊妮紋”紙(克重:200gsm,顔色:銀灰色)。

書脊處應印刷論文題目及“哈爾濱工程大學5士學位論文”(5為“博”或“碩”)字樣,字體用适當字号的宋體字。
附錄A

相關标準

 

A.01 GB 1.1-1993   标準化工作導則。

A.02 GB 7156-1987  文獻保密等級代碼。

A.03 GB 7713-1987  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

A.04 GB 7714-1987  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A.05 GB 15834-1995 标點符号用法。

A.06 GB 3100-1993  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

A.07 GB 3101-1993  有關量、單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則。

A.08 GB 3102.1-1993  空間和時間的量和單位。

A.09 GB 3102.2-1993  周期及其有關現象的量和單位。

A.10 GB 3102.3-1993  力學的量和單位。

A.11 GB 3102.4-1993  熱學的量和單位。

A.12 GB 3102.5-1993  電學和磁學的量和單位。

A.13 GB 3102.6-1993  光及有關電磁輻射的量和單位。

A.14 GB 3102.7-1993  聲學的量和單位。

A.15 GB 3102.8-1993  物理化學和分子物理學的量和單位。

A.16 GB 3102.9-1993  原子物理學和核物理學的量和單位。

A.17 GB 3102.10-1993  核反應和電離輻射的量和單位。

A.18 GB 3102.11-1993  物理科學和技術中使用的數學符号。

A.19 GB 3102.12-1993  無量綱參數。

A.20 GB 3102.13-1993  固體物理學的量和單位。

A.21 GB 1434-1978  物理量符号。

A.22 GB4728.113-1984.1985  電氣圖用圖形符号。

A.23 GB5465.1-1985  電氣設備用圖形符号。

A.24 GB5465.2-1985  電氣設備用圖形符号繪制原則。

A.25 GB7159-1987  電氣技術中的文字符号制計通則。

A.26 GB6988-1986  電氣制圖。

A.27 GB4457-4460-84  機械制圖。

A.28 GB131-83  機械制圖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附錄B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簡稱法定單位)包括:

1)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見表1);

2)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見表2);

3)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見表3);

4)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見表4);

5)由以上單位構成的組合形式的單位;

6)由詞頭和以上單位所構成的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詞頭見表5)。法定單位的定義、使用方法等,由國家計量局另行規定。

 

1  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稱号

長度

質量

時間

電流

熱力學溫度

物質的量

發光強度

千克(公斤)

[]

[爾文]

[]

[德拉]

m

kg

s

A

K

mol

cd

 

2  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

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平面]

rad

立體角

球面度

sr

3  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

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其他表示式例

頻率

力;重力

壓力;壓強;應力

能量;功;熱

功率;輻射通量

電荷量

電位;電壓;電動勢

電容

電阻

電導

磁通量

磁通量密度;磁感應強度

電感

攝氏溫度

光通量

光照度

放射性活度

吸收劑量

劑量當量

[]

[]

[斯卡]

[]

[]

[]

[]

[]

[]

西[門子]

[]

[斯拉]

[]

攝氏度

[]

[克斯]

貝可[勒爾]

[]

[沃特]

Hz

N

Pa

J

W

C

V

F

Ω

S

Wb

T

H

lm

lx

Bq

Gy

Sv

S-1

kgm/s2

N/m2

Nm

J/s

As

W/A

C/V

V/A

A/V

Vs

Wb/m2

Wb/A

 

cdsr

lm/m2

S-1

J/kg

J/kg

 

4  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

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換算關系和說明

時間

[]

天(日)

min

h

d

1min=60s

1h=60min3600s

1d=24h=86400s

[平面]

[]

[]

()

()

(°)

旋轉速度

轉每分

r/min

1r/min=(1/60)s-1

長度

海裡

n mile

1 n mile=1825m(隻用于航程)

速度

kn

1kn=1 n mile/h=(1852/3600)m/s

(隻用于航程)

質量

原子質量單位

t

u

1t=103kg

1u1.6605655×10-27kg

 

(續表)

量的名稱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換算關系和說明

體積

L,(1)

1L=1dm3=10-3m3

電子伏

eV

1eV1.6021892×10-19J

級差

分貝

dB

 

線密度

[克斯]

tex

1 tex=1g/km

 

5  用于構成十進倍數單位的詞頭

所表示的因數

詞頭名稱

詞頭符号

1018

1015

1012

109

106

103

102

101

10-1

10-2

10-3

10-6

10-9

10-12

10-15

10-18

[可薩]

[]

[]

[]

[]

[]

[母托]

[]

E

P

T

G

M

k

h

da

d

c

m

μ

n

p

f

a

 

注:1.周、月、年(年的符号為a)為一般常用時間單位;

2[ ]内的字,是在不緻混淆的情況下,可以省略的字;

3.( )内的字為前者的同義語;

4.角度單位度分秒的符号不處于數字後時,用括弧;

5.升的符号中,小寫字母l為備用符号;

6r為“轉”的符号;

7.人民生活和貿易中,質量習慣稱為重量;

8.公裡為千米的俗稱,稱号為km

9104稱為萬,108稱為億,1012稱為萬億,這類數詞的使用不受詞頭名稱的影響,但不應與詞頭混淆。

附錄C

常用物理量的量、單位和符号*

(摘自GB3102.1~12-93

 

1  空間和時間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平面]

弧度

rad

 

[]

[]

(°)

()

()

立體角

Ω

球面度

sr

1sr=1m2/m=12=1

長度

寬度

高度

厚度

半徑

直徑

距離

m

 

海裡

n mile

lnmile=1852m

面積

A,(s)

平方米

m2

 

體積,容積

V

立方米

m3

 

L,(1)

1L=1dm3=

10-3m3

時間,時間間隔,持續時間

t

[]

,()

s

min

h

d

 

1min=60s

1h=60min

1d=24h

角速度

弧度每秒

rad/s

 

角加速度

a

弧度每二次方秒

rad/s2

 

速度

u,v

米每秒

m/s

 

kn

1kn=

1n mile/h

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a

g

米每二次方秒

m/s2

 

*  粗線下的單位為與國際單位制并用的單位。

2  周期及其有關現象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周期

T

 

s

 

時間常數

t,(T)

 

s

 

頻率

 

旋轉速度

F,(v)

 

n

[]

每秒

Hz

1Hz=1s-1

轉每分

r/min

1r/min=

角頻率,圓頻率

弧度每秒

每秒

rad/s

s-1

 

波長

m

 

波數

每米

m-1

 

阻尼系數

每秒

s-1

 

衰減系數

相位系數

傳播系數

每米

m-1

 

3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質量

M

千克(公斤)

kg

 

密度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噸每立方米

 

千克每升

t/m3

 

kg/L

1t/m3=

1000kg/m3

1kg/L=

1000kg/m3

相對密度

d

 

 

無量綱

比容,(比體積)

立方米每千克

m3/kg

 

線密度

千克每米

kg/m

 

[克斯]

Tex

1tex=1g/km

動量

P

千克米每秒

Kgm/s

 

重力

F

W,(P,G)

[]

N

 

力矩

轉矩,力偶矩

M

T

[]

Nm

 

壓力,壓強

正應力

切應力

p

[斯卡]

Pa

1Pa=1N/m2

(續表)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線應變

工應變

體積應變

 

 

無量綱

表面張力

[]每米

N/m

 

[]

 

勢能,位能

動能

W,(A)

E,(W)

 

[]

J

1J=1Nm

電子伏

eV

1eV=1.602 19

×10-19J

功率

P

[]

W

1W=1J/s

質量流量

qm

千克每秒

kg/s

 

體積流量

立方米每秒

m3/s

 

4  熱學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熱力學溫度

[爾文]

K

 

攝氏溫度

攝氏度

 

[]脹系數

[]脹系數

相對壓力系數

每開[爾文]

K-1

 

壓力系數

[斯卡]每開[爾文]

Pa/K

 

熱,熱量

[]

J

 

熱流量

Φ

[]

W

 

熱流[]密度

[]每平方米

W/m2

 

熱導率,(熱導系數)

[]每米開[爾文]

W/(m.K)

 

傳熱系數

[]傳熱系數

h,a

[]每平方米開[爾文]

W/(m2.K)

 

熱阻

R

[爾文]每瓦[]

K/W

 

熱容

C

[]每開[爾文]

J/K

 

比熱容

定壓比熱容

定容比熱容

飽和比熱容

c

cp

csat

[]每千克開[爾文]

J/(kgK)

 

S

[]每開[爾文]

J/K

 

比熵

s

[]每千克開[爾文]

J/(kgK)

 

内能

U,(E)

H,(I)

[]

J

 

比内能

比焓

u,(e)

h,(I)

[]每千克

J/kg

 

5  電學和磁學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電流

I,(i)

[]

A

 

電荷[]

Q,(q)

[]

[][]

C

Ah

1C=1As

1Ah=3.6kC

電荷[]密度

[]每立方米

C/m3

 

電荷面密度

[]每平方米

C/m2

 

電場強度

E,(K)

[]每米

V/m

1V/m=1N/C

電位,(電勢)

電位差(電勢差),

電壓

電動勢

U

 

E

[]

V

1V=1W/A

電通[]密度,

電位移

D

[]每平方米

C/m2

 

電通[]

[]

C

 

電容

C

[]

F

1F=1C/V

介電常數,(電容率)

真空介電常數

[]每米

F/m

 

相對介電常數

 

 

無量綱

電極化率

X

 

 

無量綱

電極化強度

P

[]每平方米

C/m2

 

電偶極矩

P,(pe)

[]

Cm

 

電流密度

J,(S, )

[]每平方米

A/m2

 

電流線密度

[]每米

A/m

 

磁場強度

H

[]每米

A/m

 

磁位差,(磁勢差)

磁通勢,磁動勢

Um

F,Fm

[]

A

 

磁通[]密度,

磁感應強度

B

[斯拉]

T

1T=Wb/m2

=1N/(Am)

=1Vs/m2

磁通[]

磁矢位,[磁矢勢]

Φ

A

[]

[]每米

Wb

Wb/m

Wb=1Vs

自感

互感

L

M,L1,2

[]

H

1H=Wb/A

=1Vs/A

磁導率

真空磁導率

[]每米

H/m

 

磁矩

m

[]平方米

Am2

 

磁化強度

M,Hi

[]每米

A/m

 

磁極化強度

J,Bi

[斯拉]

T

 

 

 

(續表)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電磁能密度

[]每立方米

J/m3

 

坡印廷矢量

S

[]每平方米

W/m2

 

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c,c0

米每秒

m/s

 

[直流]電阻

R

[]

Ω

1Ω=1V/A

[直流]電導

G

西[門子]

S

1S=1A/V

電阻率

[]

Ω・m

 

電導率

西[門子]

S/m

 

磁阻

Rm

每享[]

H-1

 

磁導

A,(P)

[]

H

 

繞組的匝數相數

N

m

 

 

無量綱

[]數,相[]

弧度

Rad

 

(°),(),()

 

 

阻抗

阻抗模

電抗

Z

X

[]

Ω

 

品質因數

Q

 

 

無量綱

導納,(複數導納)

導納模,(導納)電納

Y

B

西[門子]

S

 

功率

P

[]

W

 

電能[]

W

[]

J

 

千瓦[][]

kwh

1kwh=3.6MJ

 

6  光及有關電磁輻射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波長

m

 

[]

[]

J

 

[]能密度

[]每立方米

J/m

 

[]功率

[]

W

 

[]強度

I,(Ie)

[]每球面度

W/sr

 

[]亮度,輻射度

L,(Le)

[]每球面度平方米

W/(srm2)

 

[][]

M,(Me)

[]每平方米

W/m2

 

[]照度

E,(Ee)

[]每平方米

W/m2

 

發光強度

I,(Iv)

[][德拉]

cd

 

(續表)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光通量

[]

lm

1 lm=1cdsr

光量

Q,(Qv)

[]

lms

 

[]亮度

L,(Lu)

[德拉]每平方米

cd/m2

 

[]照度

E,(Ev)

[克斯]

lx

1 lx=1 lm/m2

曝光量

H

[克斯]

lxs

 

折射率

n

 

 

無量綱

 

7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聲壓

P

[斯卡]

Pa

 

聲速

c

米每秒

m/s

 

聲能密度

D,

[]每立方米

J/m3

 

[]功率

W,P

[]

W

 

聲能通量

 

 

 

聲強[]

I

[]每平方米

W/m2

 

聲阻抗率

[]特性阻抗

Zs

Zc

[斯卡]秒每米

Pas/m

 

聲阻抗

聲阻

聲抗

[斯卡]秒每三次方米

Pas/m3

 

聲質量

Ma

千克每四次方米

km/m4

 

聲導納

聲導

聲納

Ya

Ga

Ba

三次方米每帕

[斯卡]

m3/(Pas)

 

聲壓級

聲強級

聲功率級

Lp,(L)

L1

LW

 

分貝

 

dB

 

傳播系數

衰減系數

相位系數

 

每米

 

-1

 

損耗因數

反射因數

透射因數

吸聲因數

 

 

無量綱

混響時間

T,(T60)

S

 

響度級

LN

*

(phon)

 

響度

N

*

(sone)

 

(續表)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音程

 

八度*

(oct)

 

噪度

Nn

*

(noy)

 

感覺噪聲級

LPN

分貝

dB

 

 

8  物理化學和分子物理學

量的名稱

量的符号

單位名稱

單位符号

 

物質的量

n,(v)

[]

Mol

 

摩爾質量

M

千克每摩[]

kg/mol

 

摩爾體積

Vm

立米方每摩[]

m3/mol

 

摩爾内能

摩爾焓

Um,(Em)

Hm

[]每摩[]

J/mol

 

摩爾熱容

摩爾熵

Cm

Sm

[]每摩[][爾文]

J/(molK)

 

物質B的濃度分子

CB

每立方米

m-3

 

物質B的質量濃度

[]每立方米

[]每升

mol/m3

mol/L

 

溶質B的質量摩爾濃度

bB,mB

[]每千克

mol/kg

 

滲透壓[]

II

[斯卡]

Pa

 

分子質量

m

千克

kg

 

分子電偶極矩

P,

[]

Cm

 

分子電極化率

a

[]二次方米每伏[]

Cm2/V

 

摩爾氣體常數

R

[]每摩[][爾文]

J/(molK)

 

平均自由程

m

 

擴散系數

D

平方米每秒

m2/s

 

離子強度

I

[]每千克

mol/kg

 

電解質電導率

西[門子]每米

S/m

 

摩爾電導率

Am

西[門子]平方米每摩[]

Sm2/mol

 

 

9  無量綱參數

量的名稱

符号

      

雷諾(Reynolds)數

Re

歐拉(Euler)數

Eu

弗勞德(Froude)數

Fr

 

(續表)

量的名稱

符号

      

格拉曉夫(Grashof)數

Gr

韋伯(Weber)數

We

馬赫(Mach)數

Ma

克努森(knudsen)數

Kn

斯特勞哈爾(Strouhal)數

Sr

傅裡葉(Fourier)數

Fo

貝克來(Peclet)數

Pe

瑞利(Rayleigh)數

Ra

努塞爾(Musselt)數

Nu

斯坦頓(Stanton)數

St

傳質傅裡葉數

Fo*

傳質貝克來數

Pe*

傳質格拉曉夫數

Cr*

傳質努塞爾數

Nu*

傳質斯坦頓數

St*

普朗特(Prandtl)數

Pr

施密特(Schmidt)數

Sc

路易斯(lewis)數

Le

磁雷諾數

Rm

阿爾芬(Alfven)數

Al

哈脫曼(Hartmann)數

Ha

考林(Cowling)數

Co

 

 

附錄D

常用數學符号

(摘自GB3102.1193

幾何符号

意義或讀法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11-1.10

11-1.11

AB,AB

AB

 


,

[]線段AB

[平面]

AB

圓周率

三角形

平行四邊形

垂直

平行

相似

全等

 

 

 

 

雜類符号

符号

應用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4.10

11-4.11

11-4.12

11-4.13

11-4.14

=

< 

> 

<< 

>> 

a=b

a b

def

a  b

a b

a b

a b

ab

a<b

a>b

ab

ba

a<<b

b>>a

a等于b

a不等于b

按定義a等于bab為定義

a相當于b

a約等于b

ab成正比

ab

a小于b

a大于b

a小于或等于b

b大于或等于a

a遠小于b

b遠大于a

無窮[]或無限[]

 

(續表)

項号

符号

應用

 

11-4.15

11-4.16

11-4.17

11-4.18

11-4.19

11-4.20

11-4.21

11-4.22

11-4.23

11-4.24

11-4.25

11-4.26

~

%

<  >

max

min

a~b

13.59

5%~10%

數字範圍

小數點

循環小數,即:3.12382382

百分率

圓括号

方括号

花括号

角括号

正或負

負或正

最大

最小

 

 

 

~前的%不應省略

 

運算符号

符号,應用

 

11-5.1

11-5.2

11-5.3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11-5.9

11-5.10

 

11-5.11

11-5.12

11-5.15

a+b

a-b

ab

ab

a加或減b

a減或加b

a乘以b

a除以bab

 

 

 

ap次方或ap次幂

a的二分之一次方;a的平方根

 

a的幾分之一次方;a的幾次方根

a的絕對值;a的模

n的階乘

 

 

函數符号

符号,應用

 

11-6.1

11-6.2

11-6.3

11-6.5

11-6.6

11-6.7

11-6.8

11-6.11

f

f(x),f(x,y,)

lim

lim

函數f

函數fx或在(x,y)的值

f(b)-f(a)

x趨于a

x趨于af(x)的極限

上極限

下極限

漸近等于

 

 

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符号

符号,表達式

 

11-7.3

11-7.5

11-7.6

x的指數函數(以e為底)

x的自然對數

x的常用對數

 

 

三解函數和雙曲函數符号

符号,表達式

 

11-8.1

11-8.2

11-8.3

11-8.4

11-8.5

11-8.6

11-8.14

11-8.15

11-8.16

11-8.17

11-8.18

11-8.19

x的正弦

x的餘弦

x的正切

x的餘切

x的正割

x的餘割

x的雙曲正弦

x的雙曲餘弦

x的雙曲正切

x的雙曲餘切

x的雙曲正割

x的雙曲餘割

 

 

 

也可用

 

也可用

也可用

也可用

也可用

也可用

 

也可用


附錄E

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出版局,國家标準局,國家計量局,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中宣部新聞、出版局

198711日公布)

為使出版物在涉及數字(如表示時間、長度、重量、面積、容積和其他量值)時使用漢字和阿拉伯數字體例統一,特制定本規定。

1.總的原則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又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遇特殊情形,可以靈活變通,但應力求保持相對統一。重排古籍、出版文學書刊等,仍依照傳統體例。

2.應當使用阿拉伯數字的兩種主要情況

2.1  公曆世紀、年代、年、月、日和時刻

例:公無前8世紀  20世紀80年代  公元前440  公元7  1986101420  43  下午3  屈原(約公元前340-278)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魯迅(1881.9.25-1936.10.19)。

注:①年份不能簡寫,如1980年不能寫作80年,1950-1980年不能寫作1950-80年。

②星期幾一律用漢字,如星期六。

③夏曆和中國清代以前曆史紀年用漢字,如正月初五  丙寅年十月十五日  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  太平天國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清鹹豐十年九月二十日,公元1860112日)。

④中國民國紀年和日本年号紀年使用阿拉伯數字,如民國38年(1949年)  昭和16年(1941年)。

2.2  記數與計量(包括正負整數、分數、小數、百分比、約數等)

例:41032 �125.03  1/16  1/1000  4.5  34.05%  4.5%  3:1  1736.8萬公裡  4000  12.5平方米  21.35  45.6萬元  270美元  48  10個月  -17  0.59[]  東經123°50  維生素12  500多種  60多萬公斤  HP-3000型計算機  21/22次特别快車  國家标準GB2312-80  84602部隊

注:①一個數值的書寫形式要照顧到上下文。不是出現在一組表示科學計量和具有統計意義數字中的一位數(一、二……、九)可以用漢字,如一個人、三本書、四種産品、六條意見、讀了九遍。

4位和4位以上的數字,采用國際通行的三位分節法。節與節之間空半個阿拉伯數字的位置。非科技專業書刊目前可不分節。但用“,”号分節的辦法不符合國際标準和國家标準,應該廢止。

5位以上的數字,尾數零多的,可改寫為以萬、億作單位的數。一般情況下,不得以十、百、千、十萬、百億、千億作單位(千克、千米、千瓦、兆赫等法定計量單位中的詞頭不在此例)。如:345000000公裡可改寫為3.45億公裡或34500萬公裡,不能寫作34500萬公裡或345百萬公裡。

④一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的多位數不能移行。

3.應當使用漢字的兩種主要情況

3.1  數字作為詞素構成定型的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或具有修辭色彩的語句

例:一律  十滴水  二倍體  三葉蟲  八國聯軍  四氧化三鐵  二萬五千裡長征  第三世界  “一二・九”運動  十月革命  “七五”計劃  五省一市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  上海二商局 第一書記  路易十六  某部五連二排六班  白發三千丈  相差十萬八千裡

3.2  鄰近的兩個數字(一、二……、九)并列連用,表示概數(連用的兩個數字之間不應用頓号隔開)

例:二三米  三五天  十三四噸  四十五六歲  七八十種  一千七八百元  五六萬套  十之八九。

4.引文标注中版次、卷次、頁碼,除古籍應與所據版本一緻外,一般均使用阿拉伯數字。

例:①許慎:《說文解字》四部叢刊本卷六上,第九頁。

②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陳昌治本,第126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共産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版,第493頁。

5.橫排标題涉及數字時,可以根據版面實際需要和可能靈活處理。

6.提倡橫排。确需豎排時,文中所涉及的數字除必須保留的阿拉伯數字外,應一律用漢字,确需保留的阿拉伯數字以頂右底左的方向橫置。

例:

文本框: 雪花牌Y155A型家用電冰箱容量是一百五十升,功率為九十三瓦,售價八百四十五元。文本框: 海軍JI2打撈救生船在太平洋上航行了十三天,于八月二十六日返回基地。

 

 

 

 

 

 

 

 


7.本規定自198721日起試行。在試用過程中可随時提出意見,以便進一步修訂。

 


 

附錄F

學位論文結構圖

 

              封面

扉頁(中、英文)

論文原創性聲明

前置部分      摘要及關鍵詞(中、英文)

              目錄

              圖表清單(必要時)

 

                       (章)(條) (條)  (條)    

           

            緒論(引言)1     2.1  

                              2.2   2.3.1   2.3.2.1

                              2.3   2.3.2   2.3.2.2

                                          

                                          

                                          

            正文        2               2.1      

                                      3.2

                        

主體部分               

                                        1.2

                                        2.3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緻謝

            個人簡曆(僅對在職人員和在職研究生要求)


 

               附錄A

 

附錄部分                     B1.1

(必要時)                     B1   B1.2──B1.2.1

               附錄B

 

                            B1

                            B1

 

              索引

結尾部分      ……

(可以沒有)

附錄G

關于論文打印的建議方案

 

排版軟件建議選用WORD。可将論文分割成幾個部分,頁眉設置完全相同的内容組成一個文件。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方便對奇偶頁眉的設置二是為了分散工作量,方便編輯。應注意調整每個文件的起始頁碼,以使整個文件協調。

頁面設置中紙張大小為自定義紙185×260mm,頁眉與邊界距離選20mm。上邊距選用27mm,下邊距選20mm,左邊距選25mm,右邊距選20mm 。這樣就可以達到要求。

考慮到論文毛坯需經切割達所需大小。所以紙張大小也可選A4紙規格,即210×297mm,将左邊距設為25mm,右邊距設為45mm,頁眉與邊界距離設為38mm,上邊距設為45mm,下邊距設為39mm。印刷裝訂後将A4規格的論文毛坯及原件上部、下部和右部各切去18mm19mm25mm即可符合要求尺寸。

頁眉的做法可在word中可用其提供的頁眉工具,加入頁眉後在原有頁眉下劃線的基礎上添加一條2磅粗的圖形線段,并适當調整各參數,與原下劃線間距離0.3毫米左右即可達到要求。

論文一般部分對齊方式選用左對齊,目錄部分可采用兩端對齊。

可采用其他排版軟件實現本規範的要求。


附錄H

論文示例

 

H.1  封面示例(一)

分類号:                              密級:       (宋體小4号)

UDC:                              編号:       (宋體小4号)

 

若是理學碩士,則此處為理學碩士學位論文,下面是碩士研究生

             工學博士學位論文   (宋體小2号)

 

         船體總縱彎曲時的  (黑體2号)

疲勞強度分析

 

 

由研究生院組織雙盲評閱的學位論文,沒有此項

            博士研究生:李             (宋體小3号)

                 指導教師:王一波  教授

            學科、專業: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學位論文主審人:劉武新  教授

 

             哈爾濱工程大學      (楷體小2号)

                        19989        (宋體小3号)
H.2  封面示例(二)

 


分類号:                           密級:機密(正本)(宋體小4号)


UDC:                           編号:         (宋體小4号)

 

             工學博士學位論文     (宋體小2号)

(在職人員)

 

        機器人的總體設計  (黑體2号)

同等學力申請者請注意這兩項區别

“作者:´´´”,而不是“研究生:´´´

 

 

 

 


                者:王天海            (宋體小3号)

               指導教師:李    教授

          學科、專業:流體力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楷體小2号)

                   19989         (宋體小3号)

 

 

H.2  封面示例(三)

 


分類号:                           密級:機密(副本)(宋體小4号)


UDC:                           編号:           (宋體小4号)

 

             工程碩士學位論文     (宋體小2号)

 

         機器人的總體設計  (黑體2号)

 

 

 

           碩士研究生:王天海       (宋體小3号)

由研究生院組織雙盲評閱的學位論文,沒有此項

                 指導教師:李    教授

企業導師:王    高級工程師

              工程領域:軟件工程

        學位論文主審人:李海山 教授

 

             哈爾濱工程大學       (楷體小2号)

                   19989         (宋體小3号)

 

 

H.3  扉頁示例一(中文)

 

 

   分類号:                        密級:機密(副本)(宋體小4)

   UDC:                        編号:            (宋體小4)

 

            工學博士學位論文          (宋體小2号)

               

         船體總縱彎曲時的     (黑體2号)

(若為同等學力申請者此項為“作者:´´´”的形式,而不是“研究生:´´´”。并且多了一項“(在職人員)”在向上箭頭所指處

 

疲勞強度分析

 

           博士研究生  :李   

           指導教師    :李雲海  教授

           學位級别    :工學博士

           學科、專業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所在單位    :船舶工程學院

           論文提交日期:1998910

           論文答辯日期:1998121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宋體4号)

 


H.3  扉頁示例二(中文)

 

 

   分類号:                        密級:機密(副本)(宋體小4)

   UDC:                        編号:           (宋體小4)

 

            工學碩士學位論文          (宋體小2号)

              (高校教師)         (宋體小2号)

         船體總縱彎曲時的      (黑體2号)

若為高校教師,則學位論文封皮處也有此項。

疲勞強度分析

 

           碩士研究生  :李   

           指導教師    :李雲海  教授

           學位級别    :工學碩士

           學科、專業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

           所在單位    :船舶工程學院

           論文提交日期:1998910

           論文答辯日期:1998121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宋體4号)

 

 

 

 

 

 


H.3  扉頁示例三(中文)

 

 

   分類号:                        密級:機密(副本)(宋體小4)

   UDC:                        編号:           (宋體小4)

 

            工程碩士學位論文          (宋體小2号)

                   

         船體總縱彎曲時的      (黑體2号)

疲勞強度分析

 

           碩士研究生  :李   

           指導教師    :李雲海  教授

           企業導師    :王大鵬  研究員

           學位級别    :工程碩士

           工程領域    :船舶與海洋工程

           所在單位    :船舶工程學院

           論文提交日期:1998910

           論文答辯日期:1998121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宋體4号)

 


H.4  扉頁示例(英文)

 

 

Classified Index:U661.43

U.D.C: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D.Eng

Fatigue Strength Analysis

of Ship Hull Structures

 

 

 

 

                    Candidate: Wang Dongfang

                   Supervisor: Prof. Shan Yishan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Docto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Design and Building of

                               Ship and Ocean Structure

           Date of Submission: February1998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April1998

                   Universit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5
  摘要示例

                       (黑體小2号)

 

疲勞破壞是船體結構主要的失效模式一,因此,關于船體結構疲勞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内外有關研究人員

……

……

……

……

……

……

……

……

……

……

疲勞破壞是船體結構主要的失效模式一,因此,關于船體結構疲勞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内外有關研究人員

……

……

……

……

……

……

 

關鍵詞  關鍵詞一;關鍵詞二;關鍵詞三…

(小四号黑體)                (小四号宋體)

 

 

 

 

 

 

 


H.6  目錄示例

                     (黑體小2号)

 

1章 緒論…………………………………………………………………  1

   1.1  概述  ……………………………………………………………  1

   1.2  CODOG動力裝置的特點   ………………………………………  1

   1.3  國内外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  …………………………………  3

      1.3.1  柴油機數字仿真 …………………………………………  3

 1.3.2  關于燃氣輪機動力裝置及CODOG動力裝置的仿真研究…  9

 1.3.3  關于動态轉速、扭矩測量的國内外現狀…………………  12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6

 

(宋體小4号)

 

                         ……

 

 

 

 

5  CODOG實驗台切換過程仿真及實驗結果分析  …………………79

5.1 CODOG實驗工況控制過程說明  …………………………………79

     5.1.1  495G柴油機油門速度的控制  …………………79

      5.1.2 油門速度的測定  ……………………………………………80

5.2 CODOG實驗台仿真計算及實驗結果  ………………………………82

5.3 S.S.S離合器齧合及脫開過程計算結果  ……………………… 94

5.4 本章小結…………………………………………………………110

結論…………………………………………………………………………112

參考文獻……………………………………………………………………113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116

緻謝…………………………………………………………………………119

索引………………………………………………………………………120


H.7  論文章節編排示例

 

1  緒論

 

1.1 概述

    現代燃氣輪機具有外型尺寸小、起動加速性好、維護操作簡便及運行平穩可靠等許多優點,各國海軍把燃氣輪機作為動力裝置的優先發展對象

……

 

1.2 CODOG動力裝置的特點

由于艦船通常航行在巡航狀态下,其巡航功率隻占全功率的四分之一左右,采用燃氣輪機與柴油機交替使用的CODOG動力裝置,既可以減輕重量,便于控制,又可以提高可靠性。

……

1.3 國内外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内水面艦船裝備燃氣輪機較少,尚處于落後狀态。現有典型CODOG推進系統的艦艇,是由雙軸CODOG動力裝置加呆調槳推進系統驅動,每根軸上有一台LM2500燃氣輪機及一台MTUV956TB92柴油機,兩級減速齒輪箱及一支可調槳。燃氣輪機通過膜盤式聯軸節,S.S.S自動同步離合器同具齒箱相連

1.3.1 柴油機的數字仿真

 

1.3.1.1動力裝置的仿真

    動力裝置的計算機仿真是指分析建立動力裝置模型,并将模型放置在計算機上進行實驗的過程,通過仿真

 


H.8  結論示例

 

                       (黑體小2号)

 

疲勞破壞是船體結構主要的失效模式一,因此,關于船體結構疲勞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内外有關研究人員

……

……

疲勞破壞是船體結構主要的失效模式一,因此,關于船體結構疲勞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内外有關研究人員

……

 

 

 


H.9 參考文獻示例

參考文獻

 

[1]       張阿舟,姚起杭等編著.振動控制工程.第二版.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1992:25-42

[2]       K.J.奧斯特隆姆等著.王永德譯.自适應處理.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42-43頁,23-24頁,30

[3]       曾志華,章一鳴.車輛主動懸挂的最優控制研究.振動工程學報.19921):25-29

[4]       陳椿芳.MBDNSD*軸向減振器的作用原理及計算模型.李清田編.中國内燃機學會大功率柴油機分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陝西西安,1992.北京:清華大學,1993:233-237

[5]       李隐波.小波包時頻分析方法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23-25

[6]       Morton L T,ed. Use of medical literature.2nd ed. London: Butterworths, 1977. 462 P

[7]       Mastri A R. Neuropathy of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Ann Intern Med,1980,92(2.2):316-318P

[8]       Rosenthall E M, ed.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 of Montreal, 1961. Toronto: Univ of Toronto Pr, 1963:20-24P

[9]       Cairn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issertation].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1965:45-47P

 

 

 

 

 

友情鍊接:
Baidu
sogou